20170710四草砲臺(國定古蹟) ﹝台南安南﹞

2017/07/27 611 1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台南

前幾年幾次造訪台南,有兩次在回程時,曾繞到四草方向沿路北上尋找基石,但似乎好像漏了拜訪四草砲臺,這次特地再到四草補摸「四葉」三等584號平地基石(標高3公尺),「四草砲臺」及「四葉」兩者都在四草大眾廟附近,正好一箭雙鵰。四草砲臺位於臺南市安南區,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列為二級古蹟,後來因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正通過後,即改列為國定古蹟。該建築為清道光年間的臺灣兵備道姚瑩所建的十七座砲臺之一,其現存部分現在變成了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

四草砲臺建成年代於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為國定古蹟。清道光二十年鴉片戰爭爆發後,為防英軍攻打臺灣,清廷指派擔任臺灣兵備道姚瑩所闢建。其建成時的規模為砲墩十座,安砲七位,墩外挖掘壕溝,溝內釘竹籤二萬隻,形成固若金湯的防禦,俗稱「鎮海城」。今日砲已損毀,僅能從鎮海國小操場旁餘留的城壘(長118.6公尺),以及紅磚鑲砌的砲孔感受當年歷史。在砲臺的對面是四草大眾廟,而在大眾廟後有存放台灣荷蘭統治時期於此與陳澤所率領之鄭軍作戰身亡的荷蘭軍隊遺骨的「海靈佳城」塚,乃史學家黃典權集中其遺骨所立。

四草砲臺沿革:「因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為強化臺灣的海防,當時的臺灣兵備道姚瑩於1840年修築了俗稱四草砲臺的鎮海城,同時也修築了位於安平的安平小砲臺,分別拱衛安平大港之外港「四草湖」的北岸與南岸。因為創建當時的防務相當急迫,所以最初是用裝沙的竹簍及麻袋等作成的臨時性防禦工事,設有30丈(約96公尺)長的護牆、十座砲墩和砲座1500斤二門、1000斤三門、800斤二門,此外在砲墩外挖有暗藏二萬支尖竹籤的壕溝,壕溝外又埋了800個釘桶、800塊釘板與兩萬枚鐵蒺藜。後來翌年(1841年)改築在牆腰開有八字形(兩埠大,中央較小)砲洞的石牆,為較為永久的形式。然而之後隨著駐軍調離、四草湖外港被廢,該砲臺遂因年久失修而坍毀。二次大戰結束進入中華民國時期後,1951年鎮海國小在殘存的牆垣西邊建立校舍,四草砲臺所剩部分便成了學校外牆。1969年,因颱風來襲導致南段牆垣倒塌,後來在1977年修復。近年曾再整修,而呈今天的樣子。」。

四草砲臺建築特色:「該砲臺城垣是以鵝卵石、三合土與長條石板所建,牆上的八字形砲洞外寬中窄,以便更改射角。而現在城垣上長了不少老樹,與砲臺城垣形成特殊的景緻。」。

四草砲臺位置 :臺南市安南區大眾街381號

▲往四草砲臺指標。

▲大眾廟旁的臺南市鎮海國小。

▲大眾廟旁四草砲臺指標。

▲四草砲臺位置在鎮海國小及停車場之間。

▲二級古蹟四草砲臺標示。

▲四草砲墩沿革。

▲民國八十六年重修四草砲臺碑記。

▲標示「台閩地區第二級古蹟四草砲臺」大石。

▲鎮海國小圍牆上四草砲臺資訊。

▲鎮海國小圍牆上四草砲臺資訊。

▲現存部分現在變成了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

▲此建築為清道光年間的臺灣兵備道姚瑩所建的十七座砲臺之一。

▲現在城垣上長了不少老樹,與砲臺城垣形成特殊的景緻。

▲四草砲臺一景。

▲今日砲已損毀,僅能從鎮海國小操場旁餘留的城壘(長118.6公尺),以及紅磚鑲砌的砲孔感受當年歷史。

▲牆上的八字形砲洞外寬中窄,以便更改射角。

▲城垣上長了不少老樹、饒富趣味。

▲砲臺城垣與老樹。

▲四草砲臺全景。

▲四草砲臺。

▲四草砲臺城垣現存部分變成了臺南市鎮海國小的圍牆。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