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2清水神社〈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市定古蹟) ﹝台中清水﹞

2017/09/05 2,252 0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台中

最近整理部分昔日拜訪過的各地神社遺址,知道清水也有一處神社遺址,一直要找機會再來清水走走、看看古蹟。因幾年前已陸續造訪過台中清水的山頭與基石,連當年還未建設前的高美濕地都順道去過幾次,也因此一直難以安排順道造訪古蹟行程。因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今日改到彰化地區爬山,未料卻依舊受雨勢干擾而無法繼續登山行程,也因此決定提早北返,便安排中途到清水神社遺址一遊,只是雖然在19:00關園前的18:45就來到鰲峰山公園,此處卻一樣受到天雨影響,再加上天色早暗,冷清到原陸軍清水營區內的文化園區大門已關閉,還好遇見管理員,親切聊天之餘、也拿了手電筒讓我摸黑拍了石狛犬及石燈籠等神社遺跡,不致空手而歸。另外後參道(神社崎)並未管制、隨時可造訪,就雨中撐傘往返走了一趟。

「牛罵頭遺址」位於臺中市清水區(舊稱牛罵頭)鰲峰山公園原陸軍清水營區內,而「牛罵頭遺址」為臺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的代表,並以此地名作為本文化類型的命名,亦為國內第一個「命名遺址」。牛罵頭遺址,於民國94年新版文資法修正施行,改為臺中縣縣定遺址,民國99年12月25日臺中縣、市合併,逕改列直轄市定遺址。至於清水神社是臺灣日治時期設於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今臺中市清水區)的神社,該神社原址是清水街長周貽楚闢建的運動場,後來在昭和十二年(1937年)拆除改建,同年11月23日鎮座,之後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10月30日列為鄉社。其祭神有天照大神、開拓三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二次大戰後神社建築遭到破壞,民國四十年代(1950年代)神社一帶成為中華民國陸軍飛彈部隊營區直到1997年7月。後來由於有牛罵頭遺址在此,該區域已列為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清水神社在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便被國軍和居民廢除、破壞,今僅存石燈籠底座、一對狛犬和部分護欄遺跡,還有當年一般民眾前往神社參拜的後參道(今「神社崎」),可供遙想當年神社風貌。

牛罵頭遺址地址:清水區鰲海路59號

園區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30分(週一休園)。 週六、週日山步館(咖啡館)營運至下午7時。


▲鰲峰山公園(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入口標示。

▲ 後參道(神社崎)說明牌。

▲斑駁的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說明圖。

▲鰲峰山公園說明圖。「鰲峰山公園」,在地人習慣稱為「清水公園」,是一座地貌豐富的自然景觀公園,鰲峰山脈為大肚山台地最北側之山脈。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後參道、正參道之位置圖。

清水昔稱「牛罵頭」,原為平埔族拍瀑拉族(Papora)牛罵社(Gomach)之社域,地名「牛罵頭」即是Gomach音譯而來,清水地名又稱「寓鰲頭」,則因清水東境有鰲峰山,古稱「鰲頭山」,大正九年(1920)因鰲峰山麓下埤仔口有一靈泉,清澈可鑑,因而改名為「清水」

▲石狛犬及石燈籠等神社遺跡在山步館(咖啡館)大門內。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標示。

▲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開放時間說明。

【清水神社】

所在地:臺灣臺中州大甲郡清水街

主祭神:天照皇大神

大國魂命

大己貴命

少彥名命

能久親王

社格 鄉社

創建年份:昭和十二年(1937年)

▲進入大門、穿過草原,即可見到面對司令台右邊的第一隻石狛犬。

▲石獅(狛犬)介紹。

▲石狛犬正面。

▲石狛犬側面。

日本狛犬:

「狛」音「迫」(漢語拼音:pò、注音符號:ㄆㄛˋ),《說文解字》釋為「如狼,善驅羊」。

「狛犬」(こまいぬkoma-inu)則是日本神社前的一對神獸。

其造型似獅又似犬,一張口、一閉口是狛犬特徵,影響至琉球獅子亦為一張口、一閉口之造型。

狛犬起源於印度,與佛教一起從中國經由朝鮮半島傳入日本。

另有一說,中國石獅傳入朝鮮半島以為狗,再傳入日本成似獅似犬之型。

▲面對司令台左邊的另一隻石狛犬正面。

▲面對司令台左邊的石狛犬側面。

▲雨中司令台左邊的石狛犬。

▲雨中司令台右邊的石狛犬。

▲回拍司令台及石狛犬全景。營區的司令台為原神社基台,應是昔日神社之正殿所在。

▲僅存的石燈籠遺跡。

▲石燈籠說明。

▲石燈籠底座刻有「清水街」字樣。

▲斷裂成數截的石燈籠。

▲斷裂成數截的石燈籠另一面。

▲這一面的石燈籠底座刻有「昭和十二年十月吉日」等字樣。

▲神社及附屬建築都已拆除,改建為軍用營舍。

參觀過原清水營區內的部分神社遺跡,謝過管理員並告別後,便回到後參道入口,實際走一趟「神社崎」(後參道)。參觀石狛犬及石燈籠時,有請教管理員有關神社的鳥居是否還在,答案當然令人遺憾,清水神社的鳥居早已遭破壞、不復存在了。

▲參拜道說明。

▲後參道一路陡下到市區。

▲後參道途中的清水街震災紀念碑。臺中市歷史建築,台灣日治時期紀念碑1936年建立。

▲清水街震災紀念碑說明。昭和10年(1935)4月21日,台灣中部發生災情慘重的大地震,清水街共有326名居民罹難,因此建立「清水街震災紀念碑」,以悼念亡者。

▲清水街震災紀念碑。

清水街震災紀念碑,又稱墩仔腳震災紀念碑,位於臺灣臺中市清水區鰲峰里延壽路的「清水公園」(鰲峰山公園)內,即清水神社參拜道原址旁,鄰近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係為紀念1935年新竹台中大地震所設立的紀念碑。

1935年4月21日清晨,台灣中部發生新竹台中大地震,造成當時海線地區受災嚴重,其中位於台中州大甲郡清水街傷亡慘重,死亡高達329人。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為紀念此一震災而於清水神社立碑紀念。碑體於1976年間遭前清水鎮鎮長以大理石刻字覆蓋。前臺中縣政府文化局辦理登錄審查曾提案討論是否復原,當時東海大學建築系洪文雄教授表示,此亦為其歷史的一部份,尊重歷史建築每一時期歷史而未加以處理。2004年4月13日公告為歷史建築。

通往清水街震災紀念碑基座設有台階,碑體為大理石,刻有三百多位罹難者姓名、震災日期及重修日期,底座為深黑色石,並刻有「清水街許泉義刻」。該紀念碑僅有基座為當年原物,基座上方的大理石碑柱則是後來重建。

▲繼續陡下後參道。

▲回頭仰望後參道。

▲後參道中途的林務局清水工作站。

▲神社崎又稱「延壽路」。顧名思義,常來此走走,可延年益壽。

▲林務局清水工作站往下拍攝後參道。

▲神社崎是昔日清水神社的後參道,共二百八十八階。

▲日治時期後參道(牛罵頭遺址文化園區)入口指標。

▲神社崎(參拜道)入口,位於清水地政事務所旁,地址:清水區大街路138號。

▲清水地政事務所旁的神社崎(參拜道)入口。

▲神社崎(參拜道)入口的清水公園標示石碑。

▲仰望神社崎(後參道)。

▲神社崎(後參道)入口。

▲林務局清水管理站旁停車場,回拍神社崎(後參道)。

▲陡上返回神社崎(後參道)出口,回頭俯瞰來時路。

▲雨中隨意走走鰲峰山公園,清水鬼洞是此處知名景點,可惜目前好像是封閉狀態。

▲清水古洞。

▲橫山戰備道鬼洞。

▲橫山戰備道鬼洞石階,往上不久已是雜草叢生,無法續行。

清水鬼洞封閉4個多月 地方盼修繕開放

2017-04-24

〔記者張軒哲/台中報導〕鰲峰山知名景點清水鬼洞今年暫停開放,讓不少遊客撲空。清水鬼洞目前還隸屬清水區公所管理,去年委託結構技師鑑定調查後,評估鬼洞安全有疑慮,俟改善後再行開放,但是由於修繕經費龐鉅,遲遲未進行修復工程,民眾盼市府儘速修繕並納入鰲峰山公園管理,為清水增添觀光樂趣。

清水鬼洞地處鰲峰山公園北側,為日治時期軍事地下坑道,全長約420公尺,構造兩側壁為水泥漿沙配合卵礫石砌,距今已有73年歷史,清水鬼洞開放至今經常有設備損壞、裂縫漏水等問題,經鑑定後發現接縫滲水、壁體空洞、及白華現象影響結構安全,而通道內部構造淨高1.5~1.75公尺,淨寬0.8公尺,通行安全與內部管理維護都有安全問題,未來倘若重新開放,除了補強構造異狀外,鬼洞內部尚須緊急救護、監控、照明通風、消防滅火、避難逃生、警報廣播、通信、緊急電源及個人防護設備等。

清水區公所於去年12月召開安全評估鑑定及改善審查會議,決議評估結果非安全,定於106年1月1日起暫停開放,等相關設備改善,確認安全無虞後再行開放。

市議員楊典忠表示,鰲峰山、石瀨頭、鬼洞、米粉寮溪到處都充滿小時候遊玩的童年回憶,市長林佳龍上任後將鰲峰山公園重新改造啟用,到鰲峰山公園運動、散步、遊玩的民眾倍增,觀景平台更是情侶約會的熱點,由於鄰近清水市區宗教聖地紫雲巖、特色美食米糕、肉圓、消暑冰品等,假日遊客更是絡繹不絕,他認為市府應該儘速整修清水鬼洞,納入鰲峰山公園整體管理。

建設局指出,根據評估報告的建議提出改善工程,預計籌措經費約574萬元,為了遊客安全考量,將於改善後再規劃重新開放。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046292

▲橫山戰備道鬼洞旁指標,可見正參道指標,「正參道」應即是開車由鰲峰山公園入口進來的那一段車道。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