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10新竹神社遺跡(市定古蹟) ﹝新竹市﹞

2017/09/15 2,629 0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新竹市

據說新竹神社是僅次於桃園神社台灣第二完整的日本神社,又查詢到2015/08/14的網路新聞資訊:「歷經警總、警政署...古蹟新竹神社盼明年靖廬搬遷後活化。」,就想找個機會去新竹踏查一下,不過事與願違、新竹神社所在地的原『靖廬』,現在依然是大門深鎖,仍歸屬內政部移民署管理,詢問門口的替代役駐守人員,確定目前並未開放,只好在門口張望,等以後新竹市政府提高效率、能盡速處理後再來造訪了。

事實上要造訪新竹神社遺跡,真是要大費周章,因為它的相關石獅、石燈籠、手水缽等已移往他處,所以要跑好幾個地方才能一窺新竹神社究竟。目前社務所、齋館與繪馬殿在大陸地區人民新竹處理中心(原靖廬),手水缽則存於靈隱寺,另石燈籠、鳥居(沒見著?)現移置靈隱寺與新竹市動物園,而一對石獅則安然置放在新竹市議會前。

因此,第一個目標就是到市區的新竹市議會前看一看那一對石獅,現今置於新竹市議會前的這一對石師,原本是林恆茂家族宗祠的石獅,後來充作第一代新竹神社的狛犬,第二代新竹神社興建後移到新竹公會堂,最後在1964年安置在新竹市議會大門。

▲新竹市議會前一對石獅原本是林恆茂家族宗祠的石獅。

▲這一對石獅後來充作第一代新竹神社的狛犬。

▲面對新竹市議會右邊的狛犬(公獅)。

▲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 。

▲面對新竹市議會右邊的狛犬(公獅)側面。

▲面對新竹市議會右邊的狛犬(公獅)正面。

▲面對新竹市議會右邊的狛犬(公獅)另一側面。

▲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側面。

▲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正面。

▲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另一側面。

▲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下方台座,鑲有此對石獅的說明。

▲放大說明文字之一。

▲放大說明文字之二。

▲新竹市議會就在國定古蹟新竹州廳(新竹市政府)旁。

▲石獅望向新竹市中正路。

▲面對新竹市議會右邊的狛犬(公獅)後面刻字:「寶犬聲宏」。

▲由後拍攝面對新竹市議會右邊的狛犬(公獅)及中正路。

▲由後拍攝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及中正路。

▲面對新竹市議會左邊的狛犬(母獅)後面刻字:「嚴氣正性」。

▲新竹市議會地址:新竹市中正路122號。

這一對石獅與一般所見日本狛犬樣貌有所不同,有看到資料說明,日本狛犬並非分公母,而是以張閉口來分,張口叫「啊」、閉口叫「哞」。

接著就趕往位於崧嶺路的原新竹靖廬,原本抱持著一絲希望,沒想到新竹市政府手腳太慢,預期今年可以參觀新竹神社遺跡,未料詢問駐守人員,最快也要明年以後才有希望。無法進入參觀、只好在外隨意拍照,聊表心意。不過還是可以見到裏頭疑似神社遺跡的老舊建築物,其實網路上也查得到資料,要看裏頭建築物樣貌,都沒有問題。只是沒辦法親眼目睹而已,但這次想趁還有點記憶時,把這新竹神社凌亂的遺跡印象整理一下,以後要再去探訪時,就比較有個頭緒了。

 

新竹神社基本資訊

所在地:新竹市客雅(今新竹市北區)

主祭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開拓三神

社格:國幣小社

創建年份:1918年

新竹神社屬國幣小社,原址位於今日新竹市北區(即新竹靖廬),與新竹州廳(今新竹市政府辦公大樓)兩相遙望。台灣結束日治時期後新竹神社所在地由警備總部新竹警備分區進駐,1991年新竹警備分區移出,1992年此地成立大陸人民處理中心,原神社的神樂殿也成為新竹靖廬的行政中心。新竹神社及其附屬建築於2001年5月31日由新竹市政府公告為市定古蹟。2016年6月靖廬遷移高雄後,將移撥新竹市政府進行修繕。新竹神社是僅次於桃園神社台灣第二完整的日本神社。

第一代

潛園爽吟閣

第一代新竹神社於大正四年(1915年)在新竹廳長三村三平任內開始籌建,而繼任的高山仰設立新竹神社的「造營事務局」聘請森山松之助、八坂志賀助、手島誠吾等人設計。而後在大正六年(1917年)於牛埔山(松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露營紀念碑附近動工,並在該年12月23日舉行「地鎮祭」。次年(1918年)9月15日舉行社殿的上棟祭,12月24日舉行「新殿祭」、「神內祭」。而在大正八年(1919年)2月,將具有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御遺跡地地位的潛園爽吟閣移到新竹神社社域內。

大正九年(1920年)3月4日,新竹神社被列為縣社。大正十一年(1922年),因為日本皇太子裕仁(昭和天皇)預定在次年4月訪臺,臺灣總督府曾撥款修整神社設施。

第二代

依據新竹神社奉贊會會長兼新竹州知事赤堀鐵吉的說法,由於神社建築老舊且原有社域已不足容納參拜人數等因素,遂擴大社域興建第二代神社。工程於昭和十三年(1938年)動工,昭和十五年(1940年)10月24日完工,總預算為50萬5451圓,後來實際支出約60萬圓。之後,新竹神社在昭和十七年(1942年)11月27日列格「國幣小社」。

戰後

新竹神社在戰後曾由警備總部新竹區分隊、新竹市團管部進駐,變成軍事機關,後來變成大陸地區人民新竹處理中心,即現在的新竹靖廬。

▲崧嶺路還真不好找,繞了許久終於看到往靖廬的指標。

▲來到新竹神社原址,大門前掛著【內政部移民署中區事務大隊新竹市專勤隊】牌子。

▲大門前另一邊則掛著【內政部移民署中區事務大隊新竹市收容所】牌子。很巧合的是此處地址剛好也是122號(崧嶺路),跟新竹市議會一樣是122號(中正路)呢。

▲收容所大門深鎖。

▲往收容所右邊向內拍攝、可見到老舊建築物。

▲這些老舊建築物應該就是日本神社的部分遺跡吧。

▲往左邊向內拍攝、也可見到疑似老舊建築物。

▲拉近拍攝右邊內部的老舊建築物。

◎新竹市文化局【新竹神社殘蹟(市定古蹟)】的介紹
http://www.hcccb.gov.tw/chinese/05tour/tour_a01.asp?cate_id=2&spot_id=30

地址:新竹市崧嶺路122號

新竹神社的興築始於1915年三村三平擔任新竹廳長時,之後繼任的高山仰正式設立新竹神社造營事務局,並聘任總督府技師森山松之助及其助手八阪志賀助,手島誠吾設計建造。第一代新竹神社於1917年動工 ,1918年落成,並於1920年正式列為「縣社」,1942年再升格為「國幣小社」。1936年後推行皇民化運動,為擴大規模,於1938年動土興建第二代神社,1940年完成,除了本殿之外, 上有祝詞舍、神饌所、樂神殿、休憩所、齋館等設施,還增加了參道,公共廁所等附屬工程,用的檜木,精細的匠工技術,使得建築本身歷經風雨仍得以保留,屋角的「鬼瓦」與「懸魚」雕工優美,顯見昔日之華麗講究,新竹神社的社務所可說是台灣最所建最大者,可見過去的儀典之繁盛,亦可從其中窺見 新竹州政治地位之重要。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61955

〈北部〉修復新竹神社 要等107年收容所遷走

2016-12-15

神社社務所全台最大

〔記者洪美秀/竹市報導〕文化部十二月一日新頒布「公有文化資產補助辦法」,新竹市文化局副局長李欣耀昨天拜訪移民署新竹收容所,關心市定古蹟「新竹神社」保存現況,協請所方加速向文資局爭取修復經費,以維護古蹟。

20170914_新竹神社照片
新竹市定古蹟新竹神社如今做為新竹收容所,採用檜木,主體建築還算完整,文化局呼籲管理的行政機關能盡快向文化部爭取修復經費。(記者洪美秀攝)

 

新竹收容所說,新收容所預定地在高雄永安,正在辦理新建工程,預計一○七年才可能遷移,考量古蹟修復計畫的完整性,希望館舍移交回地方政府後,由地方辦理後續古蹟修復工程。

文化局說,新竹收容所舊稱靖廬,是日治時期的新竹神社,台灣光復後由警備總部新竹分區部及警政署入出境管理局管理,後由內政部移民署管理,目前由移民署中區事務大隊新竹收容所使用管理,土地所有權屬新竹縣。

新竹神社一九四○年完工,已七十六年,本體嚴重損壞,依舊有文資法,因屬中央政府機關及其附機關管理,必須由管理機關自行編列預算修復,文化局曾多次行文新竹收容所,希望能編列預算修復。

文化部十二月一日新頒布「公有文化資產補助辦法」,新竹收容所可向文化部爭取古蹟修復補助經費。

鬼瓦、懸魚雕工優美

文化局說,新竹神社採用經久耐用的檜木,匠工技術精緻,屋角的「鬼瓦」與「懸魚」雕工優美,神社社務所是台灣目前所見最大的,見證當年新竹州的重要性,而神社與州廳位於城市兩端遙對,是日治時期「祭政合一」的表現,全台僅有。

因為先前光是在新竹市東門(迎曦門)圓環,就有不少古蹟可欣賞,除了神社的石獅之外,也沿路大略欣賞了幾處古蹟,因此也耽擱了不少時間,當然因此也影響了後續行程。因為不知道靈隱寺有開放時間限制,傍晚六點才趕到靈隱寺時,早已大門深鎖,不過還好在大門外就可看見門口一對石燈籠及裏頭馬路兩旁的石燈籠,只是手水缽就只能等下回有機會再進入補拍了。

新竹市青草湖旁的靈隱寺現保有第二代新竹神社手水鉢及大部份石燈籠。

▲靈隱寺大門口的石燈籠。

▲靈隱寺大門口另一邊的石燈籠。地址:明湖路1135號

▲大門外即可見到裡面置放馬路兩邊的石燈籠。

▲拉近拍攝石燈籠。

▲除了馬路兩側、左邊廣場旁亦可見到一排石燈籠,

▲鏡頭拉近可見石燈籠上有奉獻刻字。

▲門口石燈籠「竿」部分有遭截短。

▲門口另一石燈籠近照。

▲回家查資料才知靈隱寺有開放參觀時間限制。

▲青草湖靈隱寺入口處的原新竹神社石燈籠。

▲馬路兩側為新竹教育會等奉獻新竹神社的石燈籠。

靈隱寺裡面還有不少石燈籠及設有保護的原第二代新竹神社手水鉢(材質為御影石),就等下回有機緣再來走走了。另外新竹市立動物園內也有原新竹神社的石燈籠,正好今年(2016)2月26日,生平第一次進入新竹市立動物園參觀,當時看到噴水池後方階梯左右兩側有一對石燈籠,就順手拍了下來,原來這一對是由新竹富商黃鼎三奉獻的原新竹神社石燈籠,也是園內唯二完整的原新竹神社石燈籠。

▲新竹市立動物園內唯二完整的原新竹神社石燈籠。

▲新竹市立動物園內唯二完整的原新竹神社石燈籠。

▲河馬池前方的石燈籠殘件。當時並不知有此來歷,拍櫻花時將之伴隨入境,剛好有拍到部分石燈籠影像。

▲隱約可見櫻花樹後的河馬池前方之石燈籠殘件。

▲因為沒有事先研究,就未刻意拍攝這些原新竹神社的石燈籠殘存遺跡了,不過拍櫻花時正好也不小心入鏡了石燈籠部分身影。

引用網路資訊:「大正5(1916)年時,於新竹市枕頭山 麓一帶創設了新竹公園,昭和11(1936)年並於公園內設立兒童遊園地,兒童遊園地內建有小型動物園(即今新竹市立動物園 之前身),原本只是附屬於新竹公園兒童遊園地的小型動物園,由於1961年新竹市兒童樂園遷地興建,陸續擴大成為今日的新竹市立動物園,而根據新竹市政府於2003年出版的《市定古蹟新竹神社調查研究暨修復計劃》記載,新竹市立動物園內的石燈籠(含殘件)是戰後從新竹神社移到新竹市立動物園內的。」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