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820金刀比羅神社〈砲台山〉《縣定古蹟》﹝宜蘭蘇澳﹞

2017/11/02 724 0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宜蘭

2016年暑假花東山行第一天經過蘇澳時,被台九線砲台山指標所吸引,其實以前也曾經過、注意到其指標,只是山行匆匆,就一直未能順道一訪。今天決定抽點時間上去一探,才發現砲台山也是日治時期的「金刀比羅神社」遺址,但因為是臨時拜訪,有些神社遺物沒能仔細尋訪,像階梯(昔日參道)盡頭雜草間的鎮座基石即遺漏了,天君廟旁的石燈籠及原主要參道遺跡也都未能仔細尋訪。不過看當時所拍照片,應該也是雜草叢生難以發現,以致錯過了。

蘇澳砲台山及金刀比羅社遺蹟位於宜蘭縣蘇澳鎮砲台山風景區內,日治時期於現今的砲台山上建有「金刀比羅社」 (或稱蘇澳琴平社) ,於昭和二年(1927)4月20日鎮座,社祭神為大物主命、崇德天皇。2010年10月26日以「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之由公告為縣定古蹟。

1884年清法戰爭時,法軍攻打蘇澳,陳輝煌奉命鎮守蘇澳,因而利用砲台山山勢防禦,並於1889年興建砲台兩座及營房。1927年日本人於砲台山興建「金刀比羅神社」、警察遭難碑及涼亭一座,供奉海上交通之守護神。清領時期砲台於1992年蘇澳鎮公所執行「砲台山風景區開發事業計畫」,將北側砲台重新施作,不復原貌;南側砲台已用水泥覆蓋,並將周圍植栽移走,改建成二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兩門古砲存放於蘇澳鎮公所。砲台之砲座基座為圓形、混凝土築成,圍牆牆基由頁岩砌成之後再以混凝土包覆強化之。金刀比羅社主體建築已不存在,尚存社名石柱、石桌、石椅、石燈籠及神社基座遺址等,其正殿遺址並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第一層平台以下之石梯亦於開設蘇花公路時被拆除,惟其空間格局仍大致完整。警察遭難碑碑上篆刻之「警察遭難碑」碑文已被磨除,碑體及基座保存尚稱良好,供後人憑弔。金刀比羅神社主殿及拜殿以舊照片推估應為木構建築。警察遭難碑體石材為白米溪大理石,立於雙層疊立之洗石子基座上。

台灣至少曾經有過6處金刀比羅神社,分別為淡水琴平社(淡水神社)、打狗金刀比羅神社(高雄神社)、基隆金刀比羅神社(基隆神社)、大林金刀比羅社、和美金刀比羅社及蘇澳金刀比羅社,金刀比羅神社的主祀祭神原為佛教十二神將的金毘羅大將,由於被尊為為海上交通的守護神,後來也成為祈求雨水的對象,因此金刀比羅社大抵設於港埠附近,如淡水、基隆、打狗及蘇澳等,基本上大多是設於港邊山丘,可盡覽港灣之地。

目前留存之神社或砲台遺構,見證蘇澳砲台山在地方歷史發展過程中擔負著重要角色,雖神社主體建築不復存在,且砲台僅存1處砲座遺構,然其參拜路徑及具制高優勢之格局皆仍可考,因此具有保存價值。歷史遺蹟及所處之環境脈絡清晰,且經由不同時代之歷史疊層,可閱讀自清領、日治、及二戰後地貌之演變。現場遺留之碑碣與石燈等附屬設施,仍具有不宜移動之重要性。砲台遺構為清光緒年間,蘇澳民眾抵抗法軍攻台的最佳歷史見證,具備重要歷史事件或人物之關係。

▲砲台山鳥瞰蘇澳海景之ㄧ。

▲砲台山鳥瞰蘇澳海景之二。

▲警察遭難碑體石材為白米溪大理石,立於雙層疊立之洗石子基座上。

▲警察遭難碑碑上篆刻之「警察遭難碑」碑文已被磨除,碑石後面也刻有字跡。

▲世界和平祈願碑文。


▲正殿遺址現設置蘇澳國際獅子會於1991年12月為慶祝成立21週年之雕塑一座。


▲正殿遺址旁發現一顆台泥基石。


▲砲台山遺址。

▲中日「盟誼綿長」紀念碑。


▲砲台山眺望七星嶺。

▲下行尋訪石燈籠及昔日參道。

▲筆直而下的昔日參道。

▲前方即多年前造訪過的七星嶺。

▲石階上平台可見神社石燈籠遺跡。


▲仰望昔日神社參道。


▲參道上方平台發現一顆宜蘭縣精密點1109。

▲宜蘭縣精密點1109相對位置。


▲砲台山古砲簡介。


▲砲台山二層樓建築之廁所兼瞭望台。


▲砲台山停車小廣場。

▲下山。路旁可見砲台山指標。

▲回望砲台山方向,左往天君廟、右往砲台山。

▲網路舊照片可見天君廟旁有石燈籠及參道石階遺跡,但天君廟似乎有改建過且石燈籠遺跡可能被雜草覆蓋了。

▲天君廟前砲台山指標。

▲台九線岔路出入口(台九線105.3K附近)。

▲台九線岔路口砲台山指標。

▲台九線岔路口砲台山指標。

▲警察遭難碑、神社本殿基台及砲台山遺址。

▲下山後沿台九線續往花蓮方向前行,沿途欣賞美麗海景。

▲砲台山地圖。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