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4【黃鶺鴒】台灣普遍冬候鳥(鹿陶洋江家聚落)﹝台南楠西﹞

2018/02/17 494 0 生態悠遊 , 台灣 , 台南

離開位於台三線台南玉井、楠西間,全台最大且保存相當完善的傳統閩南式大型傳統農村聚落、具有三百年歷史的江家古厝時,一上車就發現前方有一隻黃鶺鴒一直停在路旁的汽車右後視鏡上,雖然常在爬山過程中遇見牠,但因為這隻正在與汽車玻璃的自己反射投影在鬥氣,所以也難得有較佳的拍照機會,就在開車前先留下牠的一些美麗倩影了。

黃鶺鴒:鶺鴒科、鶺鴒屬

英名:Yallow Wagtail

學名:Motacilla flava

別名:牛屎鳥仔(台灣對黃鶺鴒、白鶺鴒、灰鶺鴒的鄉土通稱)

族群分佈:全球分佈極廣,台灣為普遍冬候鳥全境均有分佈。有18個亞種,台灣有taivana(黃眉黃鶺鴒),simillima(白眉黃鶺鴒)兩亞種,但白眉黃鶺鴒數量較少,其他部份亞種也有可能在台灣出現,為迷鳥。分布於古北區、阿拉斯加、非洲、亞洲等地,一般生活於河谷、林緣、原野、池畔及居民點附近以及從平原至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均可見其蹤跡。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非保育類。

生息狀態:台灣普遍冬候鳥。

特徵:小型雀形目鳥類,體長約十七公分。嘴、腳黑色但幼鳥下嘴基略帶綠褐色。身體纖細,體長15-16cm,帶褐色或橄欖色;虹膜-褐色;嘴-褐色;腳-褐至黑色。 叫聲-為重複的叫聲間雜顫鳴聲;並非直線飛行,而是一上一下地飛行,行走時尾巴會不斷上下擺動。

黃眉黃鶺鴒(M.f.taivana)

繁殖羽:頭、頸至背部及臉頰為黃綠色,有明顯的黃色眉線。翼灰黑色有白色羽緣,因中、大覆羽羽緣白色使得停棲或飛行時翼部都呈現兩條白色翼帶。喉部到腹部均為黃色。尾羽黑色但外側兩側尾羽白色。

非繁殖羽:全身黃色部消失而被淡污黃色取代,綠色部份亦被褐取代。

亞成鳥:大致像成鳥非繁羽,但自顎部有一條黑色細延伸至喉部而成細環帶,下腹呈污白色,黃色極不明顯。

白眉黃鶺鴒(M.f.simillma)

繁殖羽:像黃眉黃鶺鴒,但頭部及頰呈暗灰色,眉線較細呈白色。

非繁殖羽:像黃眉黃鶺鴒非繁殖羽,但全身均不帶黃色,喉部較白,腹部略顯污白,眉線白色。

食物:以昆蟲及種子為食。

繁殖:繁殖期3月開始,一次產4-8卵。

相似鳥種:灰鶺鴒:只有一條很細且不明顯的翼帶,尾羽較長,背部深灰色,飛行時腰呈黃色,繁殖羽雄鳥喉部呈黑色,雌鳥喉部呈白色。非繁殖羽腹部較黃鶺鴒黃。

黃頭黃鶺鴒:白色翼帶比黃鶺鴒寛很多,尾下及腰部呈白色,雄鳥頭部全部呈黃色,雌鳥只有頭頂綠色,臉部亦呈黃色,亞成鳥喉部無黑色細環帶。


▲離開江家古厝時於路旁發現一隻黃鶺鴒,在跟汽車玻璃的自己投影一直在鬥弄。

▲黃鶺鴒(學名:Motacilla flava)為鶺鴒科鶺鴒屬的鳥類。


▲停在前方汽車右後視鏡上的黃鶺鴒。


▲鹿陶洋江家聚落設在台三線停車場。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