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子口山南峰 標高469公尺 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座標:310642, 2754106;24.8915294 121.6084421
楠子口山北峰 標高330公尺 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座標:310183, 2755310;24.9024118 121.6039533
火燒樟山 標高358公尺 總督府圖根補點 座標:310042, 2755247;24.901855 121.6025561
續(上)篇
由楠子口山南峰(469M)續行廢棄產業道路往楠子口山北峰、火燒樟山。
▲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15:13,從楠子口山南峰回到廢棄產業道路取右續行往楠子口山北峰、火燒樟山,前方有一片連帶竹叢滑落的土石堆從左側繞過,接下來還要沿著這條廢棄產業道路走約2.4K才能至楠子口山北峰、火燒樟山的岔路,推估往返時間勢必會摸黑了。
▲15:18,續行廢棄產業道路沿著山腰邊前行,彎入山谷越過溪溝,水量足夠沖水洗手。
▲再往前一點經過一片新崩落的崩塌地,幸好廢棄產業道路未被完全掩蓋。
▲15:23,楠子口山南峰後廢棄產業道路經第二處山谷,有兩道小溪澗要跨越。
▲15:24,續行一小段路遇大片倒木連著藤蔓叢倒在前進的路上,現況看來自倒木之後應該都無人走過完全穿不過去,只能取刀自行闢出一條路來突破,鑽過倒木後還有一條很小的小溪澗。
▲續行廢棄產業道路路況再次轉佳,路徑只要寬敞不用鑽跨就好。
▲穿越黃藤叢後又遇到一片倒木,又鑽又跨耗費力氣。
▲15:40,從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廢棄產業道路0.8K至保護區告示牌,此處亦是岔路需取左側行。
▲「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告示牌,九紀山與火燒樟一帶為緩衝區,而規定是禁止進入核心區。
▲廢棄產業道路左側俯瞰翡翠水庫一角,一路幾乎都走在樹林底,只偶爾可見到一點風景。
▲續行山腰的廢棄產業道路蜿蜒而行,路徑上偶爾可見山羌頭骨。
▲15:53,楠子口山南峰後廢棄產業道路經第三處山谷,需越過一道溪溝,此處水流量就小很多了,過溪溝後再跨越倒木。
▲15:56,楠子口山南峰後廢棄產業道路經第四處山谷向左彎,右側有一片低地凹谷,這裡只有一條很小的溪澗。
▲15:57,續行至竹叢山谷地,續行廢棄產業道路向左側沿山腰邊。
▲16:01,右彎後經小崩塌,續行經楠子口山南峰後廢棄產業道路經第五處山谷,此處沒有溪流。
▲續行跨越倒木往第六處山谷走,後面幾個山谷彎道相隔都不遠,開始出現檳榔樹。
▲16:06,楠子口山南峰後廢棄產業道路經第六處山谷左彎,右側山邊有一片混濁的水池。
▲16:07,從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廢棄產業道路約1.6K至岔路取左,路況突然好起來一段路。
▲續行廢棄產業道路左彎跨越倒木轉下坡,路面上出現一些箭竹叢,接著要下降至第七處山谷。
▲下行右彎後往第七處山谷深入,廢棄產業道路的路況又變得不太明朗,稍微要鑽一下。
▲16:12,至楠子口山南峰後廢棄產業道路經第七處山谷有一條明顯溪流。
▲直接取左下過第七處山谷的溪溝,隨即接回廢棄產業道路取左續行。
▲16:13,左轉廢棄產業道路緩下一小段路抵達廢棄倒塌的鐵皮工寮,從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來約1.8K,2008年造訪時還相當完整,左側的檳榔園早已荒廢,且山谷地呈現一片沼澤濕地。
▲經倒塌鐵皮工寮後廢土路進入一片山谷地,路面一片泥濘若不穿雨鞋會很難過。
▲16:18,順著山谷地前行,至山谷底的深溝前取左續行廢棄產業道路,右側有老舊鐵架小橋越過小溪溝,還有一小片檳榔園;左側則有一個藍色水桶。
▲山谷垂入深溝前取左廢棄產業道路,隨即跨越倒木。
▲續行有一片雜叢黃藤壓倒至路面,此處就明顯有清理過的痕跡。
▲沿著山邊廢棄產業道路緩下行,距離水庫越來越近又開始出現破碎的水泥路面。
▲16:27,下行山坡有數個竹叢處遇岔路(左側荒廢土路可能接楠子口山北峰),取右側的廢棄產業道路繼續前行。
▲16:30,順著廢棄產業道路彎入山谷地,左側山谷有一片泥沼地與一根土地界標,過山谷左側山坡有路條為陡上楠子口山北峰、火燒樟山的路線,先不取續行廢棄產業道路。
▲16:32,從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廢棄產業道路約2.4K,終於抵達楠子口山北峰、火燒樟山的岔路取左,續行廢土路倒竹多通往九紀山,此處高約295公尺,直距楠子口山北峰約0.11K、火燒樟山約0.25K。
▲左上山坡朝左上方的稜線行,方向偏西,通往楠子口山北峰、火燒樟山的路徑不甚明顯,但林下稀疏還算好走。
▲向西順著寬敞緩稜上行,此路線上坡較緩和。
▲順著雜木林間平台地前行,續行順著稜線轉上坡。
▲16:40,上至楠子口山北峰前左側接由【16:30】廢產道山谷地上切而來的路線,取右上山頭高點。
▲16:41,從稜邊上至楠子口山北峰,基石旁就是一條廢土路,從上切點上來費時9分鐘,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來費時1小時28分鐘,上山總費時7小時24分鐘。
▲楠子口山北峰 標高330公尺 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座標:310183, 2755310;24.9024118 121.6039533
▲另外一面,基石旁還有一根土地界標。
▲布條標示,此點同樣為山友於2019年新找出的,也可寫作「湳子口山北峰」。
▲山頂全景,於稜尾的小高點平台上,一旁就是廢土路的上稜左彎道處。
▲17:05,向西偏南方向循稜續行往火燒樟山,此處是廢土路左大彎(左下的廢土路應可接【16:27】的岔路),直距火燒樟山剩約0.16K。
▲順稜續行穿越竹叢邊,稜線的廢土路路況還不錯,上行一段路離開向左彎的廢土路直上稜線山徑。
▲17:08,順稜上行轉平緩,前方越過一道坎取直續行稜線,左側有一片寬敞廢墾地與工寮鐵架。
▲稜線左側的山谷廢棄開墾地,還有一間只剩鐵架的廢工寮。
▲續行窄稜鑽過樹幹與雜草叢,再往前一段緩上坡。
▲緩上雜草稜線山坡,時間已近西照時刻。
▲17:12,終於抵達本次行程的最終目標火燒樟山,從楠子口山北峰走來7分鐘,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來總費時1小時59分鐘,上山總費時7小時55分鐘。
▲火燒樟山 標高358公尺 總督府圖根補點 座標:310042, 2755247;24.901855 121.6025561
▲另外一面,總督府面補漆,一旁也有一根土地界標。
▲布條標示,火燒樟山以前也稱「楠子口山北峰」不過既然有新發現的基石不如重新整理一下附近的山名,就將此點單獨稱為火燒樟山以利辨識。
▲山頂全景,同樣是一片雜木林之中毫無展望,自2008年九紀山之行錯過之後,隔了17年終於補上了這顆遺漏的基石。
▲另一角度,山頂腹地還算寬敞,稍微清理一下就有空間了。
▲火燒樟山往北樹林縫隙展望,可見翡翠水庫北勢溪北邊的暗寶劍鞍山至赤腳蘭山、石碇後山稜線。
▲從火燒樟山基石處回拍來時方向。17:42,時間已晚收拾一下趕緊原路返回,看能在天黑之前走多遠就走多遠。
▲17:46,從火燒樟山原路走回4分鐘,回到楠子口山北峰前的廢土路彎道。
▲回程視角的楠子口山北峰,此處往北偏東的樹林間略可見九紀山(404M),續行取直順稜右邊原路回。
▲17:52,原路返回廢棄產業道路上切點,上切處不明顯只綁有稀疏路條標示,從火燒樟山回來走10分鐘,左轉往下的廢土路通往此路線的最遠目標九紀山,由此直線距離仍還有1.76K,不知現在水庫水位是否有淹過連接九紀山的山谷。續行取右原路回,接著就是漫長的踢廢棄產業道路回停車處了。
▲回程上坡的路上左側展望,往北可眺望翡翠水庫北勢溪北邊的石碇後山(669M)。
▲18:02,回山谷底的深溝邊,左側有一道溪流沖刷出的峭壁地形。
▲18:05,踏過濕濘的山谷地廢土路,回至廢棄倒塌的鐵皮工寮。
▲18:12,一段上坡之後回到「楠子口山南峰岔路走來約1.6K的岔路」,取直續行不遠後天色漸漸暗下,休息一下取燈開始摸黑回程。
▲19:03,回「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告示牌,入夜之後回程的前進速度就慢了下來。
▲19:35,回楠子口山南峰岔路,從火燒樟山回程至此費時1小時53分鐘,往返就花了4小時22分鐘,行進速度回程慢了很多。
▲20:10,回到廢棄的「1994年產光陽機車」。
▲20:25,回至第五過溪點,至此代表快回到山谷主流水庫邊最低點。
▲20:33,回落鳳山北峰岔路,取直續行原路回。
▲20:35,右下切回到山谷主要溪流的上切點,終於回到此行的最低點位置,接著沿溪右岸邊往上游原路回,還得從海拔180公尺一路爬回海拔520公尺的停車點。
▲沿著大溪流的右岸溪邊向上溯溪,夜晚魚群、青蛙十分活躍,深水區不停有小魚躍出水面。
▲斯文豪氏赤蛙與平背棘菱蝗,溪邊的石塊不時可見,偶爾還會看到青蛙在溪裡游泳。
▲20:44,回到第四過溪點,也是水勢最洶湧的一處渡溪點,回程依舊採踏石法直接跳過去,同時在此處一路休息至 21:07 才繼續回程。
▲21:09,回第二過溪點,過溪後接上山徑取右順支稜陡上回。
▲21:18,陡回支稜線回到廢棄產業道路右大彎處,回程改取直上山徑,可將200公尺的路程簡短至50公尺。
▲陡上山坡接回廢棄產業道路前有一片倒木,鑽過去後就接回廢棄產業道路了。
▲21:24,陡上山徑接回廢棄產業道路取右原路回,走到這就感覺很是疲憊,回車的距離還很遙遠。
▲22:34,緩慢走著1.6K長的緩上坡廢棄產業道路,終於回到第一過溪點,於此再度休息至 22:53 才繼續回程,過溪後至左右分岔點,回程改取直走較為平緩的左線。
▲取直後先沿著山坡邊平坦寬敞的小路行,路徑還算清楚。
▲至一處寬敞平台地順小徑左彎越過溪溝,夜晚裡視距不佳還是要稍微找路。
▲過溪溝後小土路開始之字形爬坡,這條應該是造林小徑,過去或許能行越野機車。
▲順著小土路一路之字形爬坡,此路線走來是比右線緩和許多。
▲上行接回廢棄產業道路前鑽過倒木叢,路徑清楚但還是有荒涼的感覺。
▲23:14,連續的爬坡之後終於接回到廢棄產業道路1.3K分岔點,這樣來回就分別走完左右線,續行取右原路走最後一段廢產道回車。
▲23:34,慢慢走廢棄產業道路回到0.8K越稜點後的小崩塌地,最後一段路程加快腳步。
▲踏著潮濕的破碎水泥路,燈光下突然出現一條蛇,仔細看是有毒的龜殼花,稍等一下讓蛇自行離去。
▲23:46,回鐵皮工寮岔路,取直最後一段緩坡就能回到停車點了。
▲23:49,最後一公里加快腳步總算在跨日前返回停車處,差點就要從五月底走到六月初,由火燒樟山原路回程總費時6小時7分鐘,步伐不快且中間休息多次所以耗費更多時間,此行撿翡翠水庫周邊遺漏的三顆基石總費時14小時32分鐘,比預想的還要久,難怪當初爬完九紀山之後都 不想再回來了。
▲出發前拍攝的空拍照片,於停車處起飛往東北俯瞰翡翠水庫,從空中視角才可見水庫對面的火燒樟山(358M)、九紀山(404M),北勢溪南邊向東延伸可見乾溝山(379M)與火炎山(546M),北勢溪北邊則可見石碇後山(669M)、中嶺山(626M)、二格山(678M)、粗坑崙山(689M)、獵狸尖(樹梅嶺山;706M)、獅(司)公髻尾山(840M)等山峰,更遠可見永定溪北邊的四分尾山(641M),以及基隆河北邊的姜子寮山(729M)。
▲空拍視角往北偏東俯瞰猴洞崙(牛皮烘山;512M)至翡翠谷山(317M)的稜線,也可見到翡翠水庫中心的九紀山(404M),翡翠水庫北勢溪北邊可見暗寶劍鞍山(678M)、石碇後山(669M)、中嶺山(626M)至二格山(678M)的稜線,最遠可見四分尾山(641M)至姜子寮山(729M)連稜。
▲空拍視角往北眺望,下方為大粗坑山(583M)至猴洞崙(牛皮烘山;512M)的稜線,山下可見南勢溪與北勢溪匯流成新店溪向台北盆地流出,遠可見新店溪西側的塗潭山(508M)與南勢角山(風爐塞山;302M),北勢溪北邊則可見直潭山(728M)至暗寶劍鞍山(678M)的稜線,此稜線之後更遠可見台北盆地北邊的大屯火山群,隱約可見到大屯山(1092M)與七星山(1120M)等主要山峰,以及淡水河左岸的觀音山(616M)。
▲空拍機往北偏西俯瞰新店溪向台北盆地方向,近處可見南勢溪右側山稜的四崁水山(565M);及左側的菜刀崙山(448M),西北邊可見新店區最高峰獅仔頭山(858M),以及其東連稜的猴洞尖(780M)、鹿鵠崙(781M);向北連稜的粽串尖(728M)、大丘田山(730M)、塗潭山(508M),更遠可見位於中和與新店交界的南勢角山(風爐塞山;302M),圖右可見北勢溪北邊的直潭山(728M),最遠可見淡水河左岸的觀音山(616M)。
▲空拍視角向西轉移,可見前方的大桶山(916M),稜右可見南勢溪左側的向天湖山(678M),而大桶山山稜後方為高聳的卡保山(1582M),其向北延伸的稜線依序可見 : 加九嶺(989M)、熊空山(972M)、竹坑山(935M)、竹坑山北峰(803M)與獅仔頭山(858M),及其向東延伸稜線的猴洞尖(780M)、鹿鵠崙(781M)。
▲往南眺望正前方為大桶山至落鳳山(呂奔山)的稜線,寬敞的山稜後方為桶後溪,可見由桶後林道攀登的下阿玉山(1089M),以及遠處蘭陽五大名山、烏來三姑之一的阿玉山(1420M),與烏來三姑之一的露門山(1461M)。
▲空拍往南眺望大桶山向東延伸至落鳳山(呂奔山;923M),稜後可見桶後溪南邊的下阿玉山(1089M)、阿玉山(1420M)、露門山(1461M)。
▲空拍往東南方向,眺望北勢溪以南、桶後溪以北的層巒山峰,前方可見落鳳山北峰(719M)、落鳳山(呂奔山;923M),向東延伸之稜線依序可見鳥口尖山(1044M)、姑婆寮山(1093M),中間可見金瓜寮溪兩側的芋園尖(石硿子山;641M)、九芎根山(624M)連稜;以及倒吊嶺(647M)、倒吊子山(720M)連稜,最遠可見蘭陽五大名山之一的三角崙山(1029M)。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