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7愛知県庁;名古屋城﹝愛知縣名古屋市﹞

2024/06/01 72 1 一等水準點 , 日本 , 愛知縣

愛知県庁 標高14公尺 一等水準點176-0號 座標:35.180022, 136.903606

日本行第四天來到位於濃尾平原的名古屋市區,這一天日本東海地方都是陰雨的天氣,主要參觀此地知名景點「名古屋城」,順道尋訪附近的水準點、三角點,第一顆是位於名古屋合同庁舎第2号館前的一等水準點、愛知県庁,參觀完名古屋城後探訪三等三角點「南外堀」,因草長潮濕放棄,最後來到名古屋的繁華市街「栄」。

交通資訊 : 由名古屋車站(名古屋駅)步行広井町駅前線到那古野町(バス)巴士站等車,再搭乘「名駅14名古屋駅~大曽根」公車至外堀通(バス)巴士站下車,往東沿外堀通走0.1K岔路取左,過本町橋後0.2K岔路再往右行公館東西1号線,0.5K岔路取左公館南北1号線,0.55K抵達名古屋合同庁舎第2号館前。


▲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至外堀通(バス)巴士站牌處下車,接著沿外堀通向東走,上方是名古屋高速都心環状線高架橋。

▲沿外堀通向東走0.1K岔路取左經本町橋,穿越名古屋城外圍城牆及乾堀,像是都市中的森林廊道。

▲穿越本町橋、石垣後左側是愛知縣護國神社,0.2K岔路取右沿公館東西1号線旁人行道。

▲0.5K岔路取左公館南北1号線,0.55K於岔路之前左側即名古屋合同庁舎第2号館前,步行過來約9分鐘。

▲名古屋合同庁舎第2号館,一等水準點位於連接通道的左側樹籬笆間。

▲樹籬笆中的一等水準點,拍照途中還再飄著細雨。

▲基石旁有立「一等水準点 (第176-0号)」,標高為13.6492公尺,標誌設置於平成20年(2008年)3月。

▲愛知県庁 標高14公尺 一等水準點176-0號 座標:35.180022, 136.903606 ﹝愛知縣名古屋市﹞

▲另外一面緊靠樹叢,背面有刻號碼「176-0」

▲基石位置全景,四周有護石等,位於名古屋合同庁舎第2号館前人行道邊很好找。

▲從愛知県庁一等水準點步行前行名古屋城正門,附近有名古屋城正門前(バス)可直達,底端為入場券売場,進入正門要先買票。

▲名古屋城正門前售票處,購票大人一位500日圓,這座正門是與天守閣一起重建於1959年,進入正門後右側有綜合諮詢處(総合案内所)與廁所。

▲進入正門後的廣場,到這裡才終於見到名古屋城天守閣,左邊是正門横売店(お休み処)可以買吃的或紀念品。

▲從正門處拉近眺望名古屋城大天守,這裡是西之丸的位置,左側可見西之丸御藏城寶館(西の丸御蔵城宝館)。

▲來到內堀邊可見石垣之上的西南隅櫓,是日本重要文化財,建於1612年,內部為三層結構,平時未對外開放。

▲進入本丸表二之門,建於1612年,是一座位於本丸南側的大門,牆上有許多用於射擊的銃孔。

▲內堀草地上吃草的鹿。

▲往天守閣的路上會先經過本丸御殿,左側為表書院的位置,本丸御殿建於1615年是當時尾張藩主的宅邸、也作為藩的行政機關,這裡曾和天守閣一同被指定為國寶第一號,但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襲中燒毀,如今所見的建築是按照江戶時代(1603-1867)的圖紙所進行的復原工程。

▲來到名古屋城大天守閣前廣場,這附近有名古屋城内苑売店(甘味処)及名古屋城本丸御殿博物館商店等地方可以買紀念品,由此角度看天守是最為壯觀且完整,不少遊客到此一定要拍一張照片。

▲位於本丸西北隅的名古屋城大天守,始建於1612年是連結式層塔型5層5階地下1階天守,經歷過地震、火災仍屹立不搖,但仍躲不過1945年二戰盟軍轟炸,直到1959年才用鋼筋混凝土進行了重建。2018年後因未能通過防震測試、內部暫停開放,後來名古屋政府宣佈將以木材重建天守,預計於2032年完工。

▲高踞於天守閣屋脊兩端的鴟尾-金鯱,是代表德川家光榮的象徵,圖是北側的雄金鯱;高2.621公尺、重1272公斤。

▲仰望名古屋城大天守閣,其南邊連接小天守閣,同樣在1945年二戰中燒毀再重建,目前都是閉館狀態。

▲位於本丸北側連接御深井丸的不明門,於1945年燒失,重建於1978年(昭和五十三年),右側還有一株「御殿椿」。

▲天守礎石回看不明門,天守礎石是1945年(昭和二十年)舊國寶天守的礎石,於重建時移位到此,以當時擺設的樣式重現。

▲於大天守西北側仰望,此處有「石垣の刻名」,介紹石垣的來源出自西國、北國等豊臣系大名。

▲天守西側的內堀,護城河底部乾涸只有些許積水。

▲來到御深井丸,其西北角落有一座西北隅櫓,往左還有一座乃木倉庫。

▲西北隅櫓,建於1619年(元和五年)是日本重要文化財,外屋簷三層、內部三階結構,是現存江戶時代隅櫓中號稱第二大。

▲往北俯瞰御深井大堀。

▲乃木倉庫,其名稱是來自明治時期任職名古屋鎮台的乃木希典,1945年5月14日名古屋空襲之際未有受損,而大量屏風壁畫和頂棚畫被事先轉移這此,因而得到保存,而這位乃木希典也是第三任(1896年~1898年)臺灣總督。

▲從塩蔵門跡眺望大天守閣。

▲由不明門返回本丸,往本丸之東北角前進。

▲位於本丸東北側的 旧二之丸 東二之門,建於1612年,原本在二之丸東鐵門遺址,1972年被原樣移位至此。大門正對的是石垣・清正石,其為名古屋城內最大的石垣石材,據說是由製作石垣的名匠加藤清正搬運而來,因此被稱為「清正石」。

▲本丸御殿入口,進入參觀需要排隊加拖鞋等。

▲返回表二之門,續行往東門出口走。

▲眺望東南隅櫓,建於1612年,外屋簷二層、內部三階結構,是日本重要文化財。

▲二之丸廣場往回眺望東南隅櫓與大天守閣。

▲拉近眺望名古屋城大天守閣。

▲位於二之丸上的那古野城跡,是大永年間(1521~1528年)今川氏親在名古屋台地西北端所建之城,爾後於1538年(天文七年)被織田信秀奪取,此後作為其兒子織田信長的居城直到1555年。

▲從名城公園的東門出口離開,在入城票蓋章後能在當天連續進出,不用擔心出去就要重新買票的問題,從正門進東門出費時約2小時逛完。

▲來探訪位於名古屋城東側的「南外堀」三等三角點(標高21.11公尺),位於陡峭土坡的頂端雜草叢生,又才剛下過雨實在不想搞得全身髒,再三權衡後還是放棄了。

▲步行至名鐵瀨戶線的東大手車站(東大手駅),搭乘往栄町駅的方向,栄是名古屋地區的熱鬧商圈,附近還有大須觀音等知名景點。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