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帽山 標高643公尺 三等三角點1021號 座標:303925, 2782526;25.1483538 121.5430893
車行中山北路五段由士林往天母方向行,至天母圓環取直中山北路七段【0K】,0.3K岔路取左中山北路七段219巷,0.35K岔路取右續行中山北路七段219巷,1.2K岔路取左下半嶺產業道路往紗帽路、陽明山,3K岔路取右紗帽路(路口為陽明山第二展望臺)【0K】,1.3K至紗帽山大埔登山口路邊寬處停車,登山口處有公車站牌「紗帽山登山口(紗帽)」。
紗帽山海拔約643公尺,是七星山的寄生火山,從遠處看如鐘狀渾圓的山形,是因火山噴發的熔岩流黏滯性大、流動緩慢而形成,中央的凹陷則為岩漿冷卻收縮所致,由於外觀形似古代官員的烏紗帽,因此被稱作紗帽山。紗帽山共有兩處登山步道,一是北面的陽明湖登山口(路線長1.2K);二是南面的大埔登山口(路線長1K),前者坡度較緩;後者坡度較陡。
▲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一陣強勁的午後雷陣雨過後來到紗帽山大埔登山口,路口公車站牌「紗帽山登山口(紗帽)」有128、230號班次往陽明山,登山口有指標往紗帽山頂1.0K;續行紗帽路往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2.9K。
▲16:53,紗帽山大埔登山口0.0K/1.0K指標,登山口高約350公尺,入口處有一面「集自然人文風情於一身的紗帽山」之介紹牌,此步道路線距紗帽山頂最近,但爬升較高、坡度相對較陡。
▲順著山谷石階步道向上,經左側私人農園的黑色圍籬。
▲前段石階步道順著山谷爬升,左側黑色圍籬邊還有洗手台等雜物。17:00,續行左彎山坡經步道0.2K/1.0K指標。
▲開始順著山坡石階步道之字形爬坡,前方樹林間突然冒出二、三十隻的猴群,數量驚人且完全不怕人。
▲猴群中體型較大的一隻公猴,就坐在距離步道很近的樹幹上。
▲其餘的猴群有不少母猴帶小猴子,人站在步道上四周包含頭頂的樹梢全是猴子,猶如被猴群包圍一般。
▲影片欣賞《⁴ᴷ 20250517紗帽山登山步道旁的野生獼猴﹝台北北投﹞》
▲17:24,觀察猴群一段時間後續行步道,再往前一點經步道0.4K/1.0K指標,還有一面「具有水源涵養功能的保安林」之介紹牌,此處山林種植不少山櫻花、楓香,是日治時期「大屯山造林運動」時所栽植,歷時十年(大正十三年~昭和八年)完成由當時日本政府劃編為「水源涵養保安林」。
▲繼續沿步道之字爬升陡峭山坡,再經過一面「生命的演替與循環」之介紹牌。
▲17:34,陡上經步道0.6K/1.0K指標,至紗帽山頂的距離已過步道總長的一半。
▲上行至紗帽山火口中央凹陷地前坡度減緩,從登山口上來幾乎是一路陡上。
▲17:38,上行通過火山口中央凹陷地帶,周圍平坦且林樹茂密,步道穿越一處猶如石門的岩石。
▲穿越火山口中央凹陷地後步道再次陡上山坡,一旁有木樁「樹幹上的花紋-地衣」之介紹。
▲17:41,繼續隨之字形石階步道陡上,經步道0.8K/1.0K指標。
▲最後一段爬坡坡度也很陡,且山坡上不時有裸岩巨石。
▲之字形步道上行經亂石堆,前方坡度減緩、左彎後便抵達山頂前的太子亭遺跡。
▲17:46,至紗帽山山頂前的太子亭遺跡,左側有幾根石柱、石墩、圓石桌,以及一面「見證歷史的太子亭」之介紹牌。
▲太子亭遺跡,是當時為了歡迎日本裕仁皇太子所建造的觀景涼亭,大正十二年(1923年)日本裕仁皇太子(即日後的昭和天皇)到台灣巡訪,日本總督府以草山(陽明山的原名)作為台灣山岳的代表,安排裕仁皇太子到此訪查,但當時裕仁皇太子在草山賓館行程結束後便直接前往北投觀賞著名的「北投石」,並未來到紗帽山遊覽,這座涼亭雖未達到當時的目的,卻仍服務了不少在此停留的遊客,也見證了這段久遠的歷史。
▲17:49,從太子亭遺跡再往前十餘公尺步道右彎處,左側即紗帽山三等三角點,就在步道旁草叢邊位置明顯,上山費時56分鐘。
▲紗帽山 標高643公尺 三等三角點1021號 座標:303925, 2782526;25.1483538 121.5430893
▲另外一面,基石有「內政部永久測量標」的牌子。
▲紗帽山三角點位置全景,回看太子亭遺跡的方向,紗帽山頂平坦基石設立處並無明顯特點。
▲續行步道往紗帽山頂觀景平台,路旁有一根「民俗植物-颱風草」的介紹裝樁。
▲從三角點處往前走約50公尺至紗帽山大埔路線與陽明湖路線交會點,此處有一根「紗帽山 H643M」的木樁,左側為紗帽山頂觀景平台,續行向下步道通往陽明湖登山口(總長1.2K),可接至公車站「教師中心」與前山公園。
▲「紗帽山 H643M」木樁與紗帽山頂觀景平台,日落時刻山頂沒有其他遊客,可以包場看風景。
▲紗帽山頂觀景平台,是紗帽山頂最佳展望點,觀景台的正前方便可見錐狀火山的七星山,有著一百八十度的視野。
▲紗帽山頂觀景平台往北眺望台北市最高峰–七星山(1120M),山巒後雲霧飄渺,可見七星山南峰(1090M)與七星山東峰(1107M),主峰位於中間位置目前被雲霧遮蔽。
▲拉近看七星山山腳下的陽明山國家公園遊客中心、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與第二停車場。
▲七星山山腳下另一側的中山樓、日月池(牛奶池)、八卦升旗臺。
▲往東眺望擎天崗方向,遠可見竹篙山(831M),與杏林山(800M)、頂山(768M)延伸往風櫃嘴之稜線,前方可見山豬湖山(572M)。
▲往東南邊眺望山豬湖山(572M)與小草山(589M),遠可見車坪寮山(五指山;699M)至梅花山(643M)的稜線,最遠可見姜子寮山(729M)與四分尾山(641M)稜線。
▲往西北邊眺望大屯山與竹子湖,可眺望向天山(946M)、大屯山西峰(983M)、大屯山南峰(959M)、大屯山(1092M),以及竹子湖旁的竹子湖山(701M),竹子湖後方為小觀音山尚在雲霧之中。
▲隨著時間推進小觀音山上的雲霧漸漸散去,可見山稜上的電台發射站,兩側分別可見小觀音山西峰(1043M)、小觀音山(1070M)。
▲往西眺望台灣海峽,正對淡水河出海口,可見海面上的輪船。
▲日落之後的大屯火山群,可見向天山(946M)、大屯山西峰(983M)、大屯山南峰(959M)、大屯山(1092M)與竹子湖山(701M),此時大屯山頂的民航局大屯山助航台已從雲霧中露出。
▲往北眺望七星山主峰(1120M)與七星山東峰(1107M),以及七星山東南山麓上的夢幻湖山(883M),遠可見大尖後山(885M)。
▲拉近眺望七星山南峰(1090M)、七星山主峰(1120M)、七星山東峰(1107M),主峰位於火山錐的中心,是台北市的最高峰。
▲往東眺望擎天崗之後的大尖後山(885M)與南邊的竹篙山(831M),向東連稜可見杏林山(800M)、頂山(768M)一直延伸往風櫃嘴及車坪寮山(五指山;699M),前方可見山豬湖山(572M)。
▲在紗帽山頂觀景台一路待到接近天黑才下山,返回紗帽山三等三角點處原路回往大埔登山口。
▲18:43,回太子亭遺跡走步道原路下山,此時林下已全黑,摸黑拿燈慢慢走下山。
▲太子亭遺跡處樹林間的展望,可眺望臺北盆地都市夜景,略可見台北101大樓。
▲19:08,原路回紗帽路大埔登山口,下山費時25分鐘,回程時間約為上山時間的一半,來回紗帽山總費時2小時15分鐘,為陽明山區大眾化的郊山路線之一,平常假日應有不少山友造訪。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