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18芋園尖(石硿子山)、石硿子山西北峰、冷水坑山、冷水坑山西北峰﹝新北石碇﹞(下)

2020/05/09 652 0 三等三角點 , 森林三角點 , 山字水泥柱 , 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 自然石 , 台灣 , 新北

(上)


▲攝影集。

▲芋園尖(石硿子山)、石硿子山西北峰、冷水坑山、冷水坑山西北峰的航跡地圖(GPX 下載)。

▲3:00,由石硿子山西北峰(芋園尖西北)續行岔路往右下冷水坑山、冷水坑山西北峰,馬上順稜陡下從路徑上看得出是山友節省距離硬開出來的路線。

▲亂砸山坡被硬是開出一條明顯山徑,跟著往下走都不須砍路省時省力。

▲陡下行山徑偏山坡左側下切,整片山坡都是雜亂難行的雜草段。

▲左前下切往山谷方向,順山徑路條陡下小落差入山谷地形。

▲下蕨草山坡杉木林山谷,沿山徑前行橫切。

▲橫切一段再往右順山坡緩下,沿途倒木多走來像是障礙賽。

▲3:05,接山谷乾溝下切,順乾溝前進往再右上。

▲離開乾溝往右切向山稜方向,雜草茂盛高至膝蓋。

▲上切接山稜再順稜緩下,稜線山稜依舊蕨草叢生雜草多。

▲3:08,下切低處過蛇木小橋,跨過一小山溝呈自然而成的通道。

▲由蛇木小橋前左側西北方向樹林開口,中間突起山峰應為中嶺山(大高山)。

▲過低處蛇木小橋後順小徑往稜左切,小繞一段阻塞不通的山稜。

▲左繞一小段隨即右切上回稜線,後一路順稜平緩小下坡。

▲順稜緩下行,一路仍走多段雜草區但都通行無礙。

▲下低處山稜轉緩上坡,上行一段為雜草段多有黃藤等小心通過。

▲3:15,沿稜緩上於路中見地政局408導線點,就在路中央很明顯。

▲地政局408導線點 高約420公尺 GPS:313900 2755409

▲另外一面,水泥柱緊靠小樹。

▲續行稜線轉平緩寬敞,往下走沒幾步在右側山坡樹叢間目擊一隻山羌,互看幾秒便往山坡下跑去了。

▲順山稜緩下矮灌木區山徑由右側小繞,此段路況都算不錯。

▲3:21,行小徑轉回稜線馬上見到地政局395導線點,一樣在路中間很顯眼。

▲地政局395導線點 高約412公尺 GPS:313924 2755480

▲另外一面,兩導線點相距約70公尺。

▲離開地政局395導線點續行山徑走稜左側下切。

▲下切順山徑偏右行往凹谷,已能從樹林間見到下方水池。

▲3:25,由地政局3958導線點下行40公尺低谷右側見水池,續行山徑往左前上切,先看一下右側水池。

▲右側面積不小的水池,靜止死水池呈現優養化現象,此處高約400公尺,座標:313918 2755528

▲水池右側一角,完全靜止的池面猶如沼澤一般。

▲續行山徑沿山谷左側稜邊行,路徑清楚路條較稀疏。

▲3:28,前行一段山徑往右橫渡乾溝,這條乾溪溝沿山谷連接水池。

▲過乾溝至右側山稜沿山坡下行,平緩地形多有倒木。

▲順寬敞山稜順砍痕緩下,此段山坡蕨草茂盛須跟緊路條抓方向。

▲沿著山徑順山坡緩下,因倒木雜亂不斷彎繞務必注意方向。

▲跟緊路條與路跡一路前進,四月中旬已能見桐花滿地。

▲續行又遇一段雜亂灌木區,進入後順山徑往左下切。

▲3:35,沿山徑往左切回乾溝,小心陡下入乾溝切往左側山稜。

▲切至左側山稜順小徑前行,依舊蕨草、雜草密布實在難以走快。

▲平緩山徑一路前行,稜線寬敞但路跡明顯。

▲續行緩上坡山稜轉窄,如此順稜行就較不易走錯方位。

▲緩上小高點左側開口,往西北方向眺望對面另一座冷水坑山與乾溝山連稜,其後為石碇後山與中嶺山(大高山)連稜。

▲過雜草段小高點續順稜行,山徑轉緩下坡。

▲緩下坡往低處,入凹谷往左直上。

▲由低處在往左直陡上回稜線,開始出現造林用植苗的塑膠套,接著往後山稜多可見此東西。

▲接回稜線隨後續順稜前行,稜線林相依舊雜亂都是矮灌木雜木林。

▲順稜緩下一段,山稜一樣多有上下坡。

▲下低處再往上爬升,一路往上至下一個高點就快到達點位。

▲順稜慢慢爬升,一路都是蕨草坡。

▲上往高點方向坡度漸漸減緩,至山頂前又能見到許多植苗塑膠套。

▲3:53,至冷水坑山山頂前為岔路左往冷水坑山西北峰為下一目標,往右前約10公尺就是冷水坑山基石位置已可見登頂牌,由石硿子山西北峰(芋園尖西北)至此費時53分鐘,由芋園尖(石硿子山)自此費時1小時50分鐘,由登山口來只算行走時間費時2小時49分鐘,總費時4小時36分鐘。

▲冷水坑山 標高375公尺 台灣省政府圖根補點 GPS:314327 2755957

▲另外一面,此山名冷水坑山與相鄰不遠的另一座山同名頗易混淆。

▲布條標示。

▲山頂全景,為山友於2019年年初時新發現的基石,地理位置偏遠不易親近路況又差相當冷門。

▲另一角度,山頂四周雜木高密毫無展望,附近腹地算大能供休息。

▲4:11,因時間關係需稍微趕路往冷水坑山西北峰行,續行北偏西山稜前行,由此直距水坑山西北峰約0.57K。

▲續行順稜緩下至低平寬敞山稜,雜草依舊茂盛但不高能直接通行。

▲一小段較陡下切,通往下一座山的稜線有多次起伏。

▲下低處再順稜往前緩上,沿途路跡還算明顯。

▲順稜上行爬升漸高,至小高點山坡都是蕨草密布。

▲越過小高點向右側順稜下行,一路都是蕨草雜木林山稜。

▲順稜緩下一段稜線漸為平緩,再往前又是一段緩上坡。

▲緩上再次越過小高點假山頭,前行山徑續順稜。
▲小高點左側樹林間略有破口,稍微可見下方翡翠水庫一角。

▲過小高點順小徑一段陡下坡,再次下往低處。

▲下低處稜線轉窄稜,往前已能見冷水坑山西北峰的山頭。

▲沿稜續行為緩上坡,稜寬多有杉木林。

▲向前行山稜坡度漸陡,直上往小山頭。

▲4:32,直上小山頭轉稜點,山徑往右行。

▲往右行先是平緩稜線很快轉緩上坡,最後一段路路徑清楚。

▲順稜線緩上直達山頂,山徑寬敞路況不錯。

▲4:35,直上高點即達冷水坑山西北峰,由冷水坑山至此費時24分鐘,由石硿子山西北峰(芋園尖西北)至此費時1小時35分鐘,由芋園尖(石硿子山)自此費時2小時32分鐘,由登山口來只算行走時間費時3小時13分鐘,總費時5小時18分鐘。

▲冷水坑山西北峰 標高391公尺 森林三角點(自然石) GPS:314101 2756486

▲另外一面,基石原本低矮與貼近地面,後被山友挖出重埋現明顯很多。

▲布條標示。

▲山頂全景,四周一樣林木茂盛沒什麼展望,只有左側樹林間略有縫隙可遠看。

▲另一角度,在冷水坑山西北峰附近發現一隻食蛇龜,機會難得就算這裡是食蛇龜保護區也不一定能遇見。

▲稀有的食蛇龜與森林三角點自然時合照。

▲食蛇龜是台灣唯一的陸棲性淡水龜,雖名「食蛇」龜但不吃蛇。因中國市場需求遭走私盜捕屬瀕臨絕種的物種,能巧遇保育類食蛇龜實在難得,這也是有印象以來第五次遇到食蛇龜。

▲探出龜頭的食蛇龜,龜殼稜脊上有一條明顯黃線,拍完照就讓牠自行在大自然遊走啦。

▲往西側樹林缺口能遠眺直潭山、暗寶劍鞍山(暗寶劍山)、赤腳蘭山、石碇後山、中嶺山等連稜,下方的翡翠水庫因角度關係都看不到。

▲拉近看被樹林遮蔽的直潭山,其右連稜為暗寶劍鞍山(暗寶劍山)、赤腳蘭山、石碇後山、中嶺山,前方冷水坑山、乾溝山山稜後方為九紀山。

▲5:03,由冷水坑山原路回程,已接近傍晚時間加緊腳步。

▲5:21,回冷水坑山前向右續回程,就不再去看冷水坑山基石直接返程。

▲5:35,順緩上坡稜線一路前進,回程右側見一開口展望來時竟沒注意到。

▲遠眺直潭山、直潭山東北峰、暗寶劍鞍山(暗寶劍山)、赤腳蘭山,往前一點為鳥嘴尖、石碇後山、中嶺山,圖中央群山環繞的烏龜狀突起山頭為九紀山。

▲5:50,回山谷地水池,一路回程開始上行。

▲5:53,回地政局395導線點,回程轉上坡路。

▲5:57,回地政局408導線點,過後回至石硿子山西北峰(芋園尖西北)為陡上坡不輕鬆。

▲6:19,陡上回石硿子山西北峰(芋園尖西北),這此林下已近全黑光線不足。

▲回石硿子山西北峰(芋園尖西北)在此休息一下。6:31,啟程繼續原路折返,至此已完全天暗。

▲7:38,原路回為陡上坡走來相當疲憊,回至保護區鐵籬圍總算感覺快到芋園尖。

▲7:49,拖著疲累的腳步總算走回芋園尖,回程比去程累上不少還加上摸黑,從冷水坑山西北峰回來費時2小時46分鐘。8:10,在山頂休息好一陣子才繼續下山。

▲8:31,回主稜九芎根三岔路,取左回王宅原路返程。

▲9:06,下行脫離溪溝出開墾地,全黑的山谷地上有數隻螢火蟲飛舞著。

▲9:12,回路底王宅登山口,摸了頗長一段黑總算走回停車處,由冷水坑山西北峰下山總費時4小時9分鐘,來回全程費時9小時55分鐘,花了將近十小時時間往返,現時間路徑剛整理過走來算是輕鬆不少。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