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京都御苑;御苑﹝京都府京都市﹞

2024/05/21 30 0 三等三角點 , 日本 , 京都府

御苑 標高45.73公尺 三等三角點 座標:35.01818275 135.7625046

京都御苑是一座包含京都御所、大宮、仙洞御所等地區的大型公園,其總面積佔地約65公頃,大部分地區開放民眾參覽。直到明治維新前,這座東西長約700公尺、南北長約1300公尺的廣大敷地內有不少宮家、公家府邸。1869年(明治二年)日本天皇和維新政府從京都遷都東京,連帶使京都御所周邊眾多的公家府邸急速荒廢,1877年(明治十年)天皇還幸京都,有感於御所的衰敗而下令保存御所(大內保存事業),在整理皇室苑地的同時,也形成了現如今京都御苑的雛形。

自「大內保存事業」之後已過140年以上,京都御苑內已種植五萬株以上的樹木,是京都盆地都市中的一片綠地,以京都御所為中心,東西南北分別被寺町通、烏丸通、丸太町通、今出川通等道路圍繞。此行從北側的今出川通的今出川口進入京都御苑,一路向南至堺町御門側邊的九條池,再從西側的烏丸通、下立売御門離開,京都御苑內有一顆點名「御苑」之三等三角點,其位置就在九條池邊,無法觸摸但可遠觀。


▲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順京都府道101號(今出川通)從賀茂大橋往西行550公尺左入今出川口,由京都御苑北側進入。

▲京都御苑北側之今出川口,往內就是一條林蔭大道,於目標御苑三等三角點則位於南邊的九條池畔,步行距離還有1.5K左右。

▲進入公園道路約150公尺岔路取右,往京都御所側牆前行。

▲道路右側的中山邸跡,此處為幕末時期公家権大納言中山忠能的宅邸舊址,其女兒権典侍慶子作為人母於1852年(嘉永五年)生下祐宮(即日後的明治天皇),據說在祐宮兩歲時的夏天,院內的水井因乾旱而枯竭過,而新挖掘的井就以祐宮之名被取名為「祐井」。

▲右轉150公尺抵達京都御所側邊大道,京都御所東北牆角稱為「猿ヶ辻」。

▲京都御所北面大道,其北面是御所北門「朔平門」,亦是飛香舍及皇后御殿的正門。

▲順京都御所東側大道往南前進,炙熱的陽光下走在石子道路上,只能靠邊走有樹蔭的地方才涼。

▲大道左側見學習院發祥之地(学習院発祥の地),學習院的起源始於幕末的京都所設立的公家教育機關,1779年(安永八年)閑院宮家出身的皇位繼承人光格天皇重視學問,並致力振興公家教育,次任的仁孝天皇於1845年(弘化二年)設置學習所、孝明天皇在位的1847年(弘化四年)在此地開講,1849年(嘉永二年)由孝明天皇賜予「學習院」的匾額(勅額),直到明治之後才廢止了京都的學習院。

▲繼續往前行可見右側的御所東側門-建春門。

▲御所東側門-建春門。

▲走約450公尺至十字岔路口,左前方可見仙洞御所,仙洞御所是退位日本天皇(上皇、法皇)的御所,入內參觀要預約。

▲十字路口回望京都御所的東側門–建春門。

▲繼續取直沿仙洞御所西側大道往南前進。

▲左側的仙洞御所正門。

▲沿仙洞御所側邊大道向南前進550公尺至岔路向右行,右前方是出丸太町通的堺町御門,右側草地是鷹司邸跡。

▲自堺町御門前岔路往右走100公尺再往左走,有一座跨越九條池的高倉橋,這裡也是九条邸跡所在地,而三角點就位在左側樹籬後方,內部有圍籬擋著無法進入。

▲高倉橋向左俯瞰九條池。

▲從高倉橋往左池畔綠地上可以用相機拉近看到三角點,基石就躲在樹叢後方,「三等三角點」面清晰可見。

▲御苑 標高45.73公尺 三等三角點 座標:35.01818275 135.7625046 ﹝京都府京都市﹞

▲九條池上的蒼鷺(灰鷺)。

▲高倉橋西側可見嚴島神社(厳島神社)。

▲另一端可見拾翠亭,當初在此的九条家在明治維新後移居東京,原先的建築大多都被遷移或拆除,只保留下茶室的「拾翠亭」及嚴島神社(厳島神社)。

▲回高倉橋前岔路口,正對著向北可見御所正門之建禮門。

▲拉近往北眺望建禮門,其為御所正門,又稱南御門。

▲往西走樹林下的堺町休憩所,內有廁所與飲料販賣機,在炙熱的陽光下參觀御苑還是會想找個地方乘涼。

▲往西側的烏丸通前進,朝下立売御門出京都御苑。

▲位於京都御苑西側的下立売御門,出去便是烏丸通。

▲回看下立売御門與京都御苑。

▲下立売御門的正對面就是菅原院天満宮神社,此地是菅原清公、菅原是善、菅原道真(845年~903年)祖孫三代的舊宅菅原院。

▲烏丸通與下立売通岔路口左側的聖阿格尼絲座堂(聖アグネス教会),原名聖三一堂,建於1898年,於1985年列為京都市指定有形文化財。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