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9岬山﹝南投仁愛﹞

2024/10/24 92 1 三等三角點 , 台灣 , 南投

岬山 標高1144公尺 仿三等三角點5961號 座標:262597, 2653013 ;23.9799428 121.1319425

車行台14線從埔里往霧社行,至台14線79.2K岔路取右投83線(0K起點)往萬大電廠、奧萬大,行投83線約6.8K至霧社水庫碧湖展望台停車,此處有公車站牌「上口」。


▲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投83線約6.8K霧社水庫碧湖展望台大彎道,有兩格停車位,展望台往西階梯通岬山、往東山坡往無基石的東岬山。

▲霧社水庫碧湖展望台,俯瞰濁水溪上游之霧社溪谷的霧社水庫(萬大水庫、碧湖),今日看蓄水量有80.94 %看不太出淤積,水庫西側堆滿了漂流木,水庫北面可見霧社地區,遠可見眉溪對面的中央東眼山(2012M)、北東眼山(2079M)。

▲拉近眺望霧社水庫(萬大水庫、碧湖)北邊的霧社地區,遠看眉溪北邊的山坡開墾地及後方的中央東眼山東南峰(1890MM)、中央東眼山(2012M)與北東眼山(2079M)。

▲14:14,岬山登山口位於公車站牌「上口」旁,順著水泥階梯向西邊往台電日式招待所,登山口高約1045公尺,直距岬山約0.35K。

▲14:15,走約50公尺上鎖鐵門從旁越過,進到台電日式招待所庭院。

▲下層平台走階梯往上層招待所,房舍建於通往岬山的必經之路上不得不穿越。

▲上口招待所前展望俯瞰的霧社水庫(萬大水庫、碧湖),此處視野比下面的展望台更好,下方水庫邊堆積滿了漂流木,遠處可見霧社地區與中央東眼山(2012M)、北東眼山(2079M)。

▲俯瞰霧社水庫(萬大水庫)的水壩,水庫自日治時期就開始了興建計畫,至1939年開始興建霧社水庫,然而1941年經歷太平洋戰爭後施工無法推進,直到戰後台電接受美國援助,於1953年5月重新動工、至1957年完工。

▲典雅的台電日式招待所,又稱「上口招待所」(門牌仁愛鄉大安路119號),早在日治時期就已建成,外觀似乎與舊照片中的相差不大。穿越前廊順著階梯往上循稜線走。

▲14:19,走約5分鐘至招待所最上層平台,空地上有不少監控設備,取直越過柵門走稜線上的保線路,由此直距岬山剩0.23K。

▲位於平台地上的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衛星測點NTU10 SPGA04鋼標。

▲招待所最上層稜線向南展望,可見被萬大溪包圍的上台山(沙巴雞山;1338M),遠處可見萬大林道走的稜線延伸向富嶺山(1581M)、三來稜山(2396M)。

▲俯瞰山下霧社溪畔的萬大發電廠,是一處賞櫻的景點。

▲越過柵門後順稜線保線路上行,先經過第一處電塔。

▲14:22,順乾淨的保線路很快至第二處電塔(萬大-銅門乙線002),再往上保線路就沒整理成荒煙漫草的狀態。

▲保線路出乎意料的雜草叢生,此處距離岬山還有0.15K,繼續順著長滿大花咸豐草的稜線走。

▲順稜行前段大多是茂密的大花咸豐草,但至少植被低矮踩一踩就能過,後面的假澤蘭叢才是真的難搞。

▲陡上坡往第三處電塔,保線路被大量的假澤蘭、大花咸豐草佔據,兩者都是強勢外來入侵種,尤其假澤蘭植株高可長到5公尺,莖幹粗如同小樹,又正好碰上盛花期,一揮砍花粉到處飛散弄到全身都是。

▲沒有整理的保線路雜草叢生行進速度緩慢,大花咸豐草的種子也是很黏人。(回程補拍)

▲14:33,陡上至第三處電塔前,保線路向左往稜線走。(回程補拍)

▲向左突破假澤蘭叢至樹林底,林下的保線路路況終於好些。

▲順稜線保線路陡上,至第四處電塔前遇之字彎先向右。

▲14:37,於之字彎向左處取直陡上山坡,彎道之後的保線路又是荒煙漫草,這裡距離基石剩40公尺乾脆直接上切。

▲經過樹林底後還是得面對高密的假澤蘭叢,不過至少已可見目標的第四處電塔就在眼前。

▲取直突破高密的假澤蘭,左側有一處「中央氣象局萬大自動雨量站」,這裡假澤蘭高過人奮力開路。

▲突破假澤蘭叢後,跨越地上的廢棄鋼纜接回保線路,繼續朝電塔方向前進。

▲接保線路後繼續朝電塔方向前進,先繞過電塔前的倒木。

▲14:50,終於砍至第四處電塔(萬大-銅門線002),基石位於電塔之右側平台,上山費時36分鐘比預想得要累,剛到達時電塔水泥基座四周都被高密的假澤蘭包圍,基石完全被假澤蘭淹沒找了3分鐘才看到,再花費十多分鐘的時間清理出一塊空地。

▲岬山 標高1144公尺 仿三等三角點5961號 座標:262597, 2653013 ;23.9799428 121.1319425

▲另外一面,岬山原點3-5961早在20多年前就因興建電塔遺失,現在只剩千岳俱樂部2008.08.10補立之基石。

▲布條標示,山頂還保有其他山友留下的牌子。

▲山頂全景,位於第四處電塔(萬大-銅門線002)之右側平台,嚴格來說岬山是在肩稜之上並非一處高點,原點可能在興建基石時被埋,但四周被高密的假澤蘭環繞雜草叢生不好找,且早年就有山友找過仍未見應該是遺失了。

▲走來的第四處電塔(萬大-銅門線002),牌子上寫民國32年4月建設,但民國32年對應西元1943還是日治時期,這座電塔怎麼想也沒有這麼久的歷史吧。

▲另一角度回看來時方向,繼續沿稜應還有保線路可通往高峰山,山頂四周都是茂盛的樹林沒有展望。

▲15:36,原路下山,上山時已打通路徑回程就快很多,經過「中央氣象局萬大自動雨量站」旁可以繞到正面看看。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雨量自動測報系統 萬大自動雨量站」,整個設施快被雜草淹沒。

▲15:43,返回第三處電塔,繼續陡下保線路。

▲第三處電塔下方山坡展望,往東俯瞰登山口對面無基石的東岬山(1123M),霧社溪對面可見北萬大山(1976M)。

▲15:46,回第二處電塔(萬大-銅門乙線002),下山途中有聽見水庫放水的警報聲。

▲15:49,回第一處電塔,再跨越柵門會到台電招待所

▲招待所稜線處俯瞰霧社水庫(萬大水庫、碧湖),遠眺霧社與台14線、台14甲線周邊地區,遠處可見北東眼山(2079M),一旁的中央東眼山(2012M)已於雲霧之中。

▲回台電上口招待所(門牌仁愛鄉大安路119號),舊照片裡招待所前方還有兩層長廊式建築,如今都已拆除只剩空曠的平台。

▲上口招待所東邊稜尾的平台,有一座涼亭與沒有水的水池。

▲招待所邊眺望霧社水庫(萬大水庫、碧湖),這裡的風景還是比下方的展望台要好更多。

▲15:54,回到投83線6.8K霧社水庫碧湖展望台登山口,下山費時18分鐘,上下山時間差了兩倍,本以為能輕鬆走保線路結果還是得砍草,往返費時約1小時40分鐘。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