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8卡社山、拉夫郎山西北峰﹝南投信義﹞

2021/02/11 1,617 0 三等三角點 , 森林三角點 , 台灣 , 南投 , 附YouTube影片

車行台16線至29.426K終點進入地利村,隨即取右台16線臨29便道0K起點往合流坪,行至11.8K便道終點孫海橋前(舊台16線41.257K終點),舊時的孫海橋已於2004年7月3日敏督利颱風導致濁水溪暴漲被沖毀,後興建的丹大吊橋也於2008年因辛樂克颱風而損毀,爾後進入丹大林道需依靠流籠,或是於乾季時開闢溪床便道。此時正逢乾季有溪床便道可通行過鋼橋正式進入丹大林道丹大林道1K舊路崩塌改道左彎高繞,為土石路路面一般車輛通行可能會有困難建議要高底盤車輛,至林道3.8K左側廢棄產道岔路為卡社山登山口(電桿丹大枝73),再往前行百餘公尺路旁空地停車。


▲卡社山攝影集。

▲拉夫郎山西北峰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12:56,丹大林道3.8K卡社山登山口左上廢棄產道(電桿丹大枝73),林道加上高繞路段實際里程應更長一點,此處高約882公尺,直距卡社山約1.61K、拉夫郎山西北峰1.45K。

▲廢產道第一處彎道向右,路幅很明顯越野機車還能走。

▲左彎前崩塌地小心通過,右下方崩塌直落丹大林道

▲廢產道第二處彎道向左,路旁平台有許多廢棄雜物。

▲廢產道第三處彎道向右,林下雜草稀疏植被相當乾燥。

▲廢產道第四處彎道向左,一路都有明顯可循的路徑。

▲廢產道第五處彎道向右,彎道上方山坡有許多駁坎遺址,此處應是布農族舊部落開墾地所在。

▲順廢產道緩緩上升,仰望前方拉夫郎山西北峰至卡社山山稜,看來還相當高聳。

▲廢產道第六處彎道向左,路面落葉多。

▲一路沿廢產道之字緩上,路旁山坡有許多砌石駁坎。

▲路左往東南方眺望丹大溪谷,前方為密西可彎山(東巒大北山)至巒潭山連稜,其右後為伊巴厚山,再往右後為無雙山。

▲拉近看丹大林道4.5K二分所管制站,有鐵門關著管車不管人,一般車輛到那裡就只能折返了。

▲廢產道第七處彎道向右,一路順陡峭山坡之字爬升。

▲廢產道第八處彎道向左。

▲廢產道第九處彎道向右,路面有不少矮灌木叢。

▲廢產道第十處彎道向左,前方見倒木。

▲彎道上來倒木橫阻,改右上繞行再接回產道。

▲廢產道第十一處彎道向右,再遇倒木跨越續行。

▲廢產道第十二處彎道向左,林下相當乾燥。

▲順廢產道緩步向上,近期都無降雨森林十分乾燥,一旁的枯木因此無預警斷裂。

▲廢產道第十三處彎道向右,林下沒什麼雜草相對乾淨。

▲廢產道第十四處彎道向左,彎道處有竹叢。

▲1:39,廢產道第十五處彎道岔路取右主線往上,上行跨越倒木。

▲1:44,行至廢產道1.7K終點空地,路底有一些鍋碗瓢盆,取左上卡社山登山口行山徑。

▲左上卡社山登山口樹木上還有噴漆,廢棄產道路底高約1162公尺,直距卡社山約1.11K

▲沿山徑陡上行有路條可循,因林境乾燥落葉多覆蓋山徑。

▲順陡峭山徑直上行,林下矮灌木叢漸多。

▲灌木叢區山徑往左切,沿途有路條可循。

▲左斜切出乾淨山坡,往左上方山稜前進。

▲沿乾淨山坡直上支稜,乾燥的落葉走來相當鬆滑。

▲直陡上支稜線,路徑不明但有路條指標,樹木有偶有噴紅漆指引。

▲陡上至支稜進一塊平台,往前山坡向右切。

▲陡山坡先順山徑往右斜切。

▲山坡左上行,一路不停爬升。

▲山坡往南樹林開口眺望,左側為巒潭山至密西可彎山(東巒大北山)連稜,右後方為宇達佩山(烏達佩山)、東巒大山、伊巴厚山,再往右後方為無雙山、盆駒山、八通關山、八通關山西峰,右側最遠的山峰為玉山東峰、玉山主峰。

▲拉近眺望巒潭山至密西可彎山(東巒大北山)稜線,後方高峰為宇達佩山(烏達佩山)、東巒大山、伊巴厚山,右側為無雙山。

▲往南拉近遠眺八通關山、八通關山西峰,右側為玉山東峰、玉山主峰,玉山東峰前方山頭為對關山。

▲順山坡上回支稜,山坡上有砌石駁坎遺跡。

▲上支稜鑽行灌木叢,路徑不明循路條前進。

▲支稜緩坡寬敞空地,直上矮灌木山坡上行。

▲上山坡接明顯山徑左上,路徑轉明顯。

▲最後一段上稜山坡林相雜亂,循山徑彎繞而上。

▲穿越灌木叢直上稜線,稜線林相轉乾淨。

▲往東眺望卡社山往拉夫郎山的山稜,遠處高起山峰為拉夫郎山。

▲2:36,直上主稜線左往卡社山直距約0.66K,主稜高約1386公尺,右往拉夫郎山西北峰為下一目標。

▲山稜往北眺望對面冠山,右上方高峰為卓社大山,山頂被雲霧遮蔽。

▲2:42,取左續行往卡社山,至卡社山這段路循稜而行路況頗佳。

▲山稜高處往西眺望卡社山,前方還不是三角點所在山頭。

▲順主稜前行平緩好走,林相乾淨清爽。

▲順寬敞山稜緩下低處,隨即緩坡向上。

▲低處往北眺望濁水溪溪谷往武界方向,遠可見水頭谷山等,最遠的關刀山、守城大山等因霧霾關係模糊不清。

▲續行寬稜緩坡向上,山境林木稀疏。

▲2:47,經石板屋遺址,續行順稜走為山徑。

▲山稜右下凹谷石板屋遺址,地基的石駁坎保存完整,順此山稜凹谷多有石板屋遺址。

▲續行沿凹谷左側山稜上行。

▲上行稜線順路條往右過凹谷至右側稜線。

▲再行右側主稜陡上行,稜線裸岩塊多。

▲順稜陡升,山坡多碎石岩塊。

▲再左過凹谷上切主稜,後段稜線轉平緩。

▲上主稜山徑趨於平緩,坡度不再陡峭。

▲前行過凹地再往上行,山稜林相都很乾淨。

▲過瘦稜前行,視野漸為開闊。

▲眺望左側西南方的治茆山北峰、治茆山,山勢相當高聳。

▲續行岩稜地形,景色頗佳。

▲往西南眺望對面高聳的治茆山,山與山之間的溪谷處霧霾堆積。

▲往南眺望左側巒潭山至密西可彎山(東巒大北山)連稜,右後方宇達佩山(烏達佩山)、東巒大山已略被雲霧遮蔽,其右為伊巴厚山,再往右後方為無雙山、盆駒山、八通關山,右側遠方的玉山東峰、玉山主峰。

▲行過低處再往上行,最後一段爬坡直上卡社山。

▲3:11,登頂卡社山,山頂頗為空曠,上山費時2小時15分鐘。

▲卡社山 標高1481公尺 三等三角點5973號 GPS:252208 2632281

▲另外一面,山頂有對空標誌。

▲布條標示。

▲山頂全景,四周空間不大,但山頂景色頗佳。

▲另一角度,山頂多岩塊等頗為裸露,展望佳值得推薦的一座山。

▲眺望西南方對溪的治茆山,與治茆山北峰重疊在一起。

▲往南方眺望巒潭山至密西可彎山(東巒大北山)連稜,右後方為宇達佩山(烏達佩山)、東巒大山、伊巴厚山、無雙山、盆駒山、八通關山,遠處山稜雲霧湧起。

▲拉近眺望伊巴厚山、無雙山、盆駒山、八通關山,右側玉山東峰還算明顯。

▲下午陽光下的治茆山,時間不多要趕路往拉夫郎山西北峰已相當勉強。

▲往北樹林開口可眺望分分山、大尖山,分分山為最前方較矮山頭。

▲3:49,由卡社山原路回程,山稜已於斜陽下。

▲4:03,回上稜岔路,取直順稜續行往拉夫郎山西北峰,直距還有2.15K做好摸黑準備繼續前行。

▲續行往拉夫郎山西北峰的稜線寬敞舒適,順稜緩下至平台。

▲4:06,稜線大平台石板屋遺址群,有一些圓形砌石堆。

▲於此石板屋遺址區向稜左側邊緣行,石板屋地基砌石保存完整。

▲由稜左繞過稜線灌木區,小繞一段再接回稜線。

▲接回稜線又是舒適寬敞的大道,斜陽下走來十分愜意。

▲順稜下行往鞍部,前方可眺望接著要走的山稜以及右側的拉夫郎山。

▲4:12,下鞍部接關門古道,為清朝興建的最後一條橫斷道路,西起南投集集東至花蓮瑞穗,又稱集集水尾道路、拔仔莊道路、丹大越嶺道,因翻越中央山脈的關門山而得名關門古道,興建於1887年但僅維持4個月左右便中斷。鞍部銜接處古道應是往左下通巴庫拉斯但沒看到路基,取直順稜續行古道,鞍部高約1355公尺,直距拉夫郎山西北峰約1.93K。

▲順稜上行,遇岩稜地形由右側繞上去。

▲繞上岩稜續順稜上行,高度開始爬升也開始出現展望。

▲往南眺望治茆山,陽光已照耀在山稜上,白天的時間已然不多必須加緊腳步。

▲順稜上行,稜線古道路況頗佳,一路幾乎沒有什麼雜草阻礙。

▲寬敞山稜舒適好走,稜線上還有舊時的砌石堆。

▲4:20,下斷崖地處,有兩個方形砌石駁坎遺址,此處注意需取左側小徑沿斷崖邊陡上稜線。

▲稜線左側北面斷崖展望,眺望下方濁水溪溪谷,左方稜線為大尖山、水頭谷山。

▲陡上稜線回望上來的路線,離斷崖邊頗近但小心點走還算安全。

▲陡上稜線展望更佳,回望卡社山突起的山頭,遠眺遠處水社大山最高峰、分分山、大尖山。

▲再繼續順主稜上行,一樣是寬敞裸露的稜線地形。

▲4:30,稜線路基不明改取右側平台路行,取稜右行一段路。

▲4:32,很快接回稜線再繼續爬升,一路都有不少展望。

▲再次回望卡社山、水社大山最高峰、分分山、大尖山,夕陽下略顯昏暗。

▲4:37,陡上見大型砌石駁坎,從下方看上去猶如要塞一般頗為壯觀。

▲由側邊看石板屋遺址,蓋於稜線上可能是舊時古道的駐在所,算是走來看見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人造遺址。

▲過石板屋遺址續行順稜線陡上,直上山頭的路線頗為陡峭但有路跡可循。

▲順小徑之字形陡上,直上山頭這段路頗為陡峭。

▲直上山頭坡度漸緩,稜線上已看不見陽光。

▲稜右眺望治茆山,陽光已沉落山稜後方,天黑的速度越來越快。

▲4:46,翻越地圖上的1521峰,山稜趨於平緩寬敞。

▲順平緩山稜前行腳步比較能加快,古道的規模尚在寬敞好走。

▲稜左眺望北側的冠山、卓社大山,山頭與雲霧於夕陽下呈現金黃色。

▲稜右眺望南方的治茆山,順稜線往南依序為西巒大山、金子山(郡坑山)、清水山、郡大山北峰、郡大山、對關山,越來越接近日落。

▲稜右俯瞰山下丹大溪溪谷,兩側都是直落溪谷的陡峭山壁。

▲續行平緩寬敞的稜線,古道仍具有規模走來相當舒適。

▲續行再次爬升,寬敞山稜漸窄。

▲陡上岩稜地形,稜線狹窄但不難走。

▲順稜由凹谷陡上,稜線多有如此岩稜景象。

▲上行稜線再轉寬敞,緩下廣闊平台地再往上行。

▲順著山谷地形上行,再往右上1541峰。

▲5:04,翻越地圖上的1541峰,山頭寬敞圓潤續行稜線緩下。

▲順寬稜緩下再上,過1541峰後稜線多為平緩上下坡。

▲寬稜上的低窪地,降雨時應該會形成一個小池塘。

▲5:11,平緩寬稜走來相當快速,偶有野生動物現蹤,才剛看到幾隻台灣獼猴跑過去,眼角又在右側看到一隻長鬃山羊,可惜一下就跑了沒能拍到。

▲順稜緩下坡,稜線雖然寬敞但左右兩側都是坡度陡峭的山坡。

▲緩下雜草平台再上行,前行左側林相轉為杉木林。

▲順左側杉木林邊順稜上行,右側為斷崖坡度相當陡峭。

▲眺望對面治茆山、西巒大山、金子山(郡坑山)、清水山、郡大山北峰、郡大山連稜,夕陽餘暉下僅剩山稜背光面。

▲5:17,遇突起岩稜地形行古道左繞。

▲順古道左繞過岩稜地形,再續順稜爬升。

▲眺望治茆山與濁水溪溪谷,太陽已落入地平線。

▲俯瞰下方山腰的丹大林道,此為二分所管制站後方的崩塌地。

▲順杉木林邊緣陡上切,路跡還算明顯。

▲5:22,陡上高點終於可一窺拉夫郎山西北峰的山勢,基點就位於前方高起山頭的後方位置。

▲左側眺望卓社大山,雲霧仍盤旋於山頭上。

▲南邊的治茆山、西巒大山、金子山(郡坑山)、清水山、郡大山北峰、郡大山連稜,天空已呈金黃色。

▲5:25,下至低鞍開始陡上山頭,爬升點前有一根鐵棍,右側有斷崖般的裸岩。

▲順稜線上的小徑之字形爬升,此段岩稜地形相當陡峭且暴露感頗重,天色漸漸昏暗走來小心謹慎。

▲稜線高處回頭眺望來時的山稜,回看1541峰、1521峰、卡社山等,也可以遠眺水社大山最高峰、大尖山等。

▲上稜高處眺望對面的治茆山、西巒大山、金子山(郡坑山)、清水山、郡大山北峰、郡大山連稜,接下來日落就看不到風景了。

▲5:30,陡上山頭稜線再轉平緩,至基點峰前還有幾個小高點要通過。

▲緩下再續行,寬敞山稜走來依舊舒適。

▲過最後一個山頭前方就是基點峰了,樹林下光線不足越來越難拍照。

▲5:35,登頂抵拉夫郎山西北峰,由卡社山至此費時1小時46分鐘,由岔路至此費時1小時32分鐘。

▲拉夫郎山西北峰(卡社山東南峰、哈珠蘭山) 標高1620公尺 森林三角點 GPS:254700 2630962

▲另外一面,基石有些歪斜。

▲布條標示。

▲山頂全景,山頭位於樹林間與前面的稜線相比反倒沒什麼風景。

▲另一角度,續行稜線的關門古道仍舊明顯。6:34,原路下山,回程時天色已全暗,在只依靠頭燈光源陡下岩稜的情況下,反而因為四周都黑的看不到而沒這麼恐怖。

▲7:25,回山稜像是駐在所的石板屋遺址,回程時已全黑借用上山時的回拍照。

▲7:58,回卡社山稜線岔路,小休一下至8:09續行下山。

▲8:41,陡下至廢產道1.7K終點,續行順廢產道回程。

▲9:11,下行回丹大林道3.8K卡社山登山口,由拉夫郎山西北峰回程費時2小時37分鐘,全程費時8小時15分鐘,路程有頗具特色的關門古道等諸多遺址,稜線路舒適好走值得一遊的地方,只不過地處偏遠又要過濁水溪進入丹大林道變得較難親近。

▲影片欣賞《ᴴᴰ⁶⁰ 20201128卡社山、拉夫郎山西北峰動態影像記錄﹝南投信義﹞》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