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5彥根山;彥根城(金龜城)、天守閣﹝滋賀縣彥根市﹞

2024/05/23 30 3 日本 , 滋賀縣

彥根山 標高139公尺 彥根市圖根點No.7 座標:35.276574, 136.252857

彥根城又稱為金龜城(金亀城),為日本100名城之一,城內的天守是日本現存的十二座天守之一,而在現存天守中的姬路城、彥根城、犬山城、松本城、松江城等五座天守屬日本國寶。彥根城屬於連郭式平山城,其最早的歷史可追溯至1600年的關原之戰,戰國大名德川家康所率領之東軍取勝,旗下將領井伊直政領功後受賜石田三成所有的佐和山城(1606年廢城),並計畫準備築起新的城池,名為彥根城。

然井伊直政於1602年過世,其長子井伊直勝(又名直繼)繼承父業,彥根城開始動工興建。1604年井伊直勝依德川家康命令將居城由佐和山移至彥根山,從那時起便開始了佐和山城解體工程,將佐和山城的石垣移至彥根城,又因其位於軍事要地,城堡建材更是直接運用附近寺廟或已損壞的城堡,以利加速完工,據說彥根城的天守閣,是利用了大津城的建材。1605年彥根城大致具有規模後,井伊直勝才率家屬及家臣進駐。1614年井伊直勝的弟弟井伊直孝繼任彥根城二代藩主,並於1616年進行外廓擴張的工程,直到1622年,包含外護城河在內的整個彥根城才算正式完工。

1867年大政奉還後實行廢藩置縣,統治彥根的井伊家和其他大名一樣,依明治政府的指示遷居至東京。而在明治維新後的1873年頒布廢城令,年久失修的彥根城亦被列入其中,然而在1878年拆除命令下達的短短一個月後,明治天皇因巡幸北陸而造訪彥根,基於某位可信賴人物的建議中止拆除,由時任內閣總理大臣的大隈重信將彥根城從廢城名單中移除,自此彥根城成為保存狀態最佳的日本城堡之一。彥根城在2007年迎接築城400周年,其管理單位委託動漫公司創造名為「彥根喵」的吉祥物,這隻頭戴武士頭盔的白色貓咪,從彥根車站出站口到彥根城的路上都能見到,也能在紀念品店見到它的蹤影。

交通資訊 : 搭乘JR東海道本線 ( 京都→彥根 ),由JR彥根車站(彦根駅)西口出站,沿駅前お城通り向西行0.5K至護國神社前岔路左轉,0.6K見彦根みやげ本陣紀念品店後右轉(右側是彦根遊客中心),0.85K穿越佐和口多聞櫓,0.9K岔路取左(左側是馬屋),0.95K右轉表門橋跨越彥根城內堀,1K抵達彥根城售票口,這裡只有人工窗口售票,在此購買入城券(彥根城+玄宮園參觀費) 大人一張800日圓,要注意2024年10月1日以後門票大人一張就要調漲到1,000日圓了,而彦根城博物館的門票可另外購入或一起購買,開城時間為 08:30~17:00 ( 最晚入城時間為16:30 )。

彥根城作為與姬路城相同,擁有幾乎維持原貌的天守,是本次日本行重點要參觀的城堡之一,從售票口進入依序通過廊下橋、天秤櫓、時報鐘、太鼓門櫓後,就能抵達天守前的大廣場了,預想之中的是這回剛好撞上日本黃金周的尾巴,進入天守前的排隊人龍轉了好幾個彎,前方直接就告示進入天守要排60分鐘,但人都到了排也得排進去,最後排了45分鐘終於可以進入天守參觀,彥根城天守本身有三階,與姬路城相比十分迷你,但古樸的天守內部還是值得一看。另外這趟行程最意外的還是在天守東側高點見到一顆彥根市圖根點No.7、以及一顆3級基準點,雖然在周邊地圖就能見到彥根山的標誌,但沒想到上頭真的有立基石,也算是本行的意外收穫。


▲攝影集。

▲航跡圖(GPX 下載)。

▲14:49,從京都搭乘JR東海道本線約50分鐘抵達彥根車站(彦根駅)。

▲彥根車站(彦根駅)出站閘,出去後右轉有置物櫃可以放行李、左轉西口方向往彥根城。

▲彥根車站(彦根駅)西側窗戶邊可以眺望通往彥根城的駅前お城通り道路,彥根山之上便可見彥根城天守。

▲14:57,駅前お城通り人行道邊的周邊地圖,從這裡走到彥根城售票口約有1公里的路程,地圖上有標示彥根山。

▲順駅前お城通り往西走朝彥根城前進,從山腳下的市區就可眺望天守閣了。

▲沿駅前お城通り直走,前方盡頭是護國神社。

▲15:04,0.5K至護國神社前岔路取左,這裡是滋賀県道517号(彦根港彦根停車場線)與滋賀県道518号(彦根城線)的交岔路口。

▲越過常盤橋後是滋賀縣護國神社的入口,護國神社以殉職的軍人、警察為主祭神,原為明治時期在各地設立的「招魂社」。

▲0.6K岔路右轉續行沿滋賀県道518号(彦根城線)往彥根城,左側是0.6K見彦根みやげ本陣紀念品店、右側是彦根遊客中心(彦根観光センター)及付費停車場,道路左側一排是いろは松。

▲15:08,沿著「いろは松」前行越過中堀,滋賀県道518号(彦根城線)會穿越二之丸佐和口多聞櫓,佐和口是中堀的四個開口之一,過去城口有一座厚實的高麗門,現今此處被列為日本重要文化財(昭和26年9月22日指定)。

▲穿越二之丸佐和口多聞櫓,右側是彦根市開国記念館。

▲15:10,0.9K岔路取左往彥根城,右側往屋形船乗り場、玄宮園,從彥根城的另一側黒門橋出來會從那繞一圈回來。

▲岔路左轉後左邊就是「馬屋」,是座L形的建築物,用以飼養藩主的馬,也是日本重要文化財,今天來是可以免費入場,但時間關係只能去看彥根城天守,等到回來時也早已關門了。

▲15:11,步行0.95K右轉表門橋跨越彥根城內堀往彥根城,右側有「琵琶湖八景 月明 彥根の古城」之石碑。

▲右轉後便可見到彥根城售票口,石牆邊有彥根城的介紹牌與地圖,1951年(昭和26年)從彥根城天守閣開始天秤櫓、太鼓門、三重櫓、佐和口多聞櫓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1952年(昭和27年)天守閣被指定為國寶,1956年(昭和31年)彥根城一帶指定為特別史跡,1963年(昭和38年)馬屋也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另外還有「登り石垣」的介紹,彥根城有五處攀登石牆(登り石垣),是用以阻擋敵人在山坡的移動,在日本僅有少數地方能看見(如兵庫縣洲本城、愛媛縣松山城)。

▲15:12,步行約1公里、費時15分鐘抵達彥根城售票口,入城券(彥根城+玄宮園參觀費) 大人一張800日圓,另外前面是彥根城博物館門票可另外購買,看到滿滿人流、前方就擺了一面天守入場要等候60分鐘的牌子,畢竟是假日若是一般日子來應該不會這麼多人。

▲於人工窗口購票後進入彥根城,入口處可以拿提袋,因為進入天守需拖鞋、提袋用以裝鞋。

▲15:19,入口進入後右轉便是石階梯向上爬。

▲往上石階走約百公尺就可見到前方彦根城天秤櫓,立在高起的石牆之上。

▲續行經天秤櫓前方廊下橋下。

▲15:22,回看天秤櫓及廊下橋,過橋後岔路取左往天守閣、直走往大手門、梅林。

▲岔路取左上往天守閣方向前進。

▲上來一片平台前方是紀念品店(鐘の丸売店),店鋪很小沒時間細看,趕緊往天守閣排隊。

▲15:23,跨越廊下橋後穿越天秤櫓,天秤櫓是日本重要文化財,是自豊臣秀吉所建造的長浜城大手門移築至此,因外型如天秤而得名。

▲經過天秤櫓後再往上就可見到太鼓門櫓,從這角度都還見不到天守閣。

▲上到太鼓門櫓前道路左側是「聽鐘庵」及「時報鐘」,此鐘是12代藩主井伊直亮於1844年(弘化元年)鑄造,原本放置在鐘の丸後移位至此,似乎會在每天的6點、9點、正午、15點、18點,一日5回敲響,彥根城的時報鐘也被入選為日本的音風景百選之一。

▲在「時報鐘」右轉往上便是太鼓門櫓。

▲太鼓門櫓前石垣之上已可見到彥根城天守閣。

▲彥根城太鼓門櫓及續櫓,作為本丸的正門,築城時是採用其他城的建材來建造,也是日本重要文化財。

▲15:26,穿越太鼓門櫓及續櫓後很快抵達本丸廣場,從售票口上來走約7分鐘,天守入場的最後尾就在此處,看來是有得排了。

▲本丸廣場眺望彥根城天守閣,廣場上擺有吉祥物「彥根喵」的立牌可以合影。本丸廣場前本有御広間(指藩主的住所)、宝藏、矢櫓、着見櫓等,但除天守以外其餘建築都在明治時代拆除。

▲拉近看彥根城的三階天守閣,屬於平山城,天守構造為複合式望樓型,這座天守已在此矗立四百多年。

▲排隊往天手的人流轉好個彎,預估要1個小時才能進去,若再晚點鄰近閉館時間的話應該就沒得排了。

▲來到樹蔭下終於見到天守出入口了,排隊的尾段曝曬在陽光下很是炎熱。

▲轉了好幾彎終於排到樹下,距離天守入口只剩幾步之遙了。

▲俯瞰天守閣,從外觀上看不大,可以見到外面的「切妻破風」、「入母屋破風」。

▲排了45分鐘終於抵達天守閣入口,在此要脫鞋裝袋手提進入,依循工作人員指示稍待前面的人進去一段時間,再依序放人進入。

▲從地下通道爬階梯上天守一層,目前一層正在施作耐震工程。

▲天守一層內部,這裡有天守的解說牌,天守是3階3重的較小結構,但屋簷有著「切妻破風」、「入母屋破風」、「唐破風」等多樣配飾,2階至3階有「花頭窓」,3階外有付欄杆的「廻縁」,昭和32年至35年間進行拆解修理時在建材中發現墨書,判明天守完工於1607年(慶長十二年)。

▲由天守一階上至二階,從地下上至二階的階梯是連通的,扶梯相當陡峭。

▲上到天守二階,轉個彎就是通上三階的階梯。

▲進入天守閣才3分鐘就可抵達最高層天守三階,或許是因為去過姬路城大天守的關係,感覺才沒走多久就到頂了。

▲彥根城天守三階內部,四周的風景窗有網子罩著,懸樑上書有「建第四五號 國寶指定書」(指定日 昭和二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含彥根城天守、附櫓及多聞櫓 二棟。

▲彥根城天守三階向西窗戶展望,可以俯瞰琵琶湖上的多景島(101M;四等三角点 多景島),遠處可以眺望地蔵谷(792M;三等三角点)、 阿弥陀山(453M;一等三角点)、百里ヶ岳(931M;一等三角点 木地山)、駒ヶ岳(780M;三等三角点 寺山)。

▲彥根城天守三階向西北窗戶展望,可以眺望琵琶湖上的竹生島(197M;三等三角点 竹生島),遠可眺望位於滋賀縣、福井縣的乗鞍岳(865M;二等三角点 野口村)。

▲天守三階下二階,走順路方向。

▲下到天守二階才看到有開放式窗戶可以眺望風景,共兩個分別朝西南與東北方向。

▲天守二階窗戶向南眺望大景,可以俯瞰彥根市及近郊的雨壺山,遠處群山依拉近圖來介紹。

▲天守二階窗戶向南眺望,正前方位於彥根市旁的雨壺山(137M;一等三角点),遠處依序可眺望百済寺村(755M;二等三角点)、瀬音村(722M;二等三角点)、那須ケ原山(799M;三等三角点),最遠可見位於三重縣境內的霊山(765M;一等三角点)。

▲天守二階窗戶向西南眺望大景,遠看荒神山(284M)與琵琶湖,最遠可見位於滋賀縣與京都府交界的比叡山(848M),以及蓬莱山(1174M;一等三角点 比良ケ岳)等群山連稜。

▲天守二階窗戶向西南拉近眺望,最近可見荒神山(284M;三等三角点 日夏山),左後方可見三上山(432M)、右後方可見津田(425M;三等三角点),最遠可見位於滋賀縣與京都府交界的比叡山(848M;一等三角点)。

▲朝西南方向拉近眺望琵琶湖之上的沖島(220M;二等三角点 沖之島村),附近群山左至右可見 : 津田(425M;三等三角点)、比叡山(848M;一等三角点)、伊崎山(210M;三等三角点)、水井山(794M;三等三角点 釈迦岳)、大尾山(681M;二等三角点 大原村)、焼杉山(717M;三等三角点 岩谷)、霊仙山(751M;三等三角点 山ノ内)。

▲彥根城天守二階內部。

▲彥根城天守二階向北眺望大景,可見琵琶湖岸邊的長浜市地區,遠處山峰後文再敘。

▲向東北方向眺望,城下可見楽々園與玄宮園,左側山丘為磯山,遠處可見日本百名山之一的伊吹山(1377M;一等三角点)。

▲拉近眺望伊吹山(1377M;一等三角点),此角度可見山麓的礦區,從上野登山口出發爬升1100公尺,但若開車上山則只需20分鐘就可登頂。

▲俯瞰下方的楽々園,是與玄宮園一同在彥根藩4代井伊直興所建立,作為彥根藩主的宅邸,被稱作「槻御殿」。

▲於天守二階欣賞完風景,走同樣的階梯陡降回出口。

▲從進入天守到出來約20分鐘結束,現場還有免費的登城證明書可以與天守拍照,但要排隊時間不足看看就好。

▲從出口出來左邊是天守事務所,接著朝天守東側的高台前進,看起來有展望可看。

▲上石階就是高台,這處高地應該是彥根山不含天守外最高的地方了。

▲上至高點展望台,周邊有望遠鏡、中心有一八邊形方向標,意外在長椅旁見到兩顆基石。

▲彥根山 標高139公尺 彥根市圖根點No.7 座標:35.276574, 136.252857 ﹝滋賀縣彥根市﹞

▲另外一面,背刻「圖根奌」、側刻「No.7」,大小與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很相似。

▲彥根山彥根市圖根點No.7於木椅邊,望遠鏡旁還有另一顆基石。

▲另外還有一顆彥根市教育委員會 3級基準點T1。

▲彥根山兩基石位置,只是在地圖上寫彥根山但沒想到真的有立基石,算是意外的收穫。

▲彥根山高點展望台向北風景,眺望琵琶湖北岸、長浜地區,遠可見竹生島。

▲向西北方拉近遠眺,琵琶湖之上可見竹生島(197M;三等三角点 竹生島),遠可眺望位於滋賀縣、福井縣邊界的三国山(876M;三等三角点 三国岳)、乗鞍岳(865M;二等三角点 野口村)、総見山(657M;三等三角点),以及滋賀縣境內的東山(595M;二等三角点 峯山)、大浦(470M;四等三角点)、月出(397M;三等三角点),而岩籠山(765M;三等三角点 嵐山)則位在福井縣。

▲向北眺望琵琶湖畔長浜地區,遠處群山左至右依序可見 : 行市山(660M;三等三角点)、山本山(324M;二等三角点)、大黒山(892M;三等三角点)、下谷(902M;三等三角点)、上谷山(1197M;二等三角点)、横山岳(1132M;二等三角点)。

▲向東北眺望群山,左至右依序是位在滋賀縣與岐阜縣交界的白倉岳(1271M;二等三角点 深谷1)、金糞岳(1317M)、射能山(1260M;三等三角点 大岩谷)、虎子山(1183M;三等三角点 古田)、国見岳(1126M),以及在滋賀縣的天吉寺山(918M;二等三角点 野瀬村)、伊吹山(1377M;一等三角点),近一點右側山麓可見大洞弁財天、清涼寺。

▲拉近眺望伊吹山(1377M;一等三角点),是日本百名山外亦是滋賀縣最高峰。

▲向北可俯瞰城下的玄宮園,風和日麗的天氣展望絕佳,很難想像天氣預報隔天就要變天。

▲俯瞰北側山坡通向黒門橋的道路,下方是一片被稱為井戸曲輪的地方。

▲從彥根山展望台回望彥根城天守閣,前方是天守事務所的屋頂。

▲接著自展望台向東眺望,可眺望彥根市周邊的佐和山,上面有佐和山城跡,其作為石田三成的居城最為出名,在關原之戰(1600年)後由井伊直政成為城主直到廢城,彥根城的許多建材就來自此處。往後可見紫園谷(660M;三等三角点)、小谷(550M;三等三角点)、鍋尻山(838M;三等三角点),最遠可見南霊岳,其北側被前山遮擋的是霊仙山(1094M)。

▲往東南方眺望群山,左至右依序可見 : 小谷(550M;三等三角点)、鍋尻山(838M;三等三角点)、四手村(687;二等三角点)、御池岳(1247M)、滝谷(877M;三等三角点)、天狗堂(988M)、釈迦ヶ岳(1192M;三等三角点)、仏ケ後(704M;三等三角点)、三千峠(772M;三等三角点)。

▲往南眺望彥根市與雨壺山,這裡可見仏ケ後(704M;三等三角点)、三千峠(772M;三等三角点)等山峰。

▲拉近俯瞰山下的電波塔(NTT西日本 彦根別館),右側山稜可見仏ケ後(704M;三等三角点)、三千峠(772M;三等三角点),佐側最遠可見滋賀縣與三重縣交界的釈迦ヶ岳(1192M;三等三角点)。

▲看完風景回到本丸廣場,此時已近閉館時間排隊的人流還在消化,早些時間還開放的太鼓門櫓已也關門。

▲本丸廣場眺望彥根城天守閣,排往天守的人流看來還要個半小時以上才消化得完,這時已是16:48,距離閉館時間17:00也沒剩多少分鐘了。

▲仰望彥根城天守閣,雖然規模不大但外觀仍相當具有美感。

▲側邊的太鼓門櫓,排完天守閣就關閉了。

▲側面仰望彥根城天守。

▲杜鵑叢與彥根城天守閣。

▲於天守閣西南側平台,向西南眺望三上山(432M)、荒神山(284M;三等三角点 日夏山)、津田(425M;三等三角点),最遠仍可見位於滋賀縣與京都府交界的比叡山(848M;一等三角点)。

▲16:54,離開本丸廣場向西の丸三重櫓及び続櫓、黒門橋前進。

▲下石階後回望天守閣。

▲16:55,下至西の丸廣場前岔路,右轉往玄宮園、黒門是離開方向,雖已近閉館時間但還是先取直看看西の丸三重櫓及び続櫓。

▲朝西の丸三重櫓及び続櫓前進,會先經過左側的廁所,可以見到休園前工作人員都在離場了。

▲16:58,西之丸三重櫓(西の丸三重櫓及び続櫓),位於連接本丸的西之丸西北角,外觀看來較為樸素,也是日本重要文化財。

▲西之丸三重櫓(西の丸三重櫓及び続櫓)入口,雖然門口寫著公開中,但畢竟要閉館了門已關上。

▲從西之丸仰望彥根城天守閣。

▲17:02,朝黒門、玄宮園方向下山,石牆下有「西之丸水手御門虎口石垣的調查與修復」介紹牌。

▲再次仰望彥根城天守閣,從西之丸的方向看更為高聳。

▲彥根城北側石垣,下方這塊地區被稱作「井戸曲輪」。

▲向下過石垣間的門,側邊有關於「井戸曲輪」的介紹,作為抵禦自黒門入侵之敵兵的位置,這裡曾經配置有儲備鹽的望樓(塩櫓)及蓄水井。

▲順著石階之字形陡下往黒門橋出口。

▲側看彥根城石垣,從井戸曲輪向下的石垣根據介紹高19.4公尺。

▲17:06,下至黒門橋前岔路取直,右邊從彥根城博物館下班出來的車子一台接一台。

▲17:08,往右出黒門橋,離開付費參觀的地區,從售票口一路到此費時1小時49分鐘,再往前的山崎山道目前是通行中止的狀態。

▲黒門橋向右是彥根城內堀,接著岔路取右往玄宮園、彦根駅方向走。

▲內堀邊的天鵝。

▲沿彥根城內堀邊前行,左側會先經過楽々園,路口有「井伊直弼生誕地」石碑及「槻御殿」的介紹。

▲「井伊直弼生誕地」石碑。

▲通往玄宮園的道路,時間太晚已經關門了。

▲內堀旁的道路。

▲再往前走左側是櫻場停車場、右是屋形船乗り場。

▲井伊大老銅像,用以紀念井伊直弼(1815年~1860年),作為近江國彥根藩第15代藩主,曾與美國簽訂日美修好通商條約,最終在江戶城櫻田門外,被反對派的水戶藩脫藩武士暗殺身亡。

▲17:18,回到馬屋旁岔路,在此繞完一圈彥根城,取左原路回。

▲原路走滋賀県道518号(彦根城線)穿越二之丸佐和口多聞櫓,左側是彦根市開国記念館。

▲沿著いろは松往回走,順道在彦根みやげ本陣紀念品店買些東西。

▲滋賀県道517号(彦根港彦根停車場線)、駅前お城通り旁的石材店,放著一隻石雕的彥根喵。

▲17:48,回到JR彥根車站(彦根駅),從抵達彥根站開始到回車站費時近3小時,接下來還有個小行程要趕著日落前去。

▲JR彥根車站(彦根駅)前的井伊直政公之像,井伊直政(1561年~1602年)作為德川家家臣,在關原之戰(1600年)後受賜石田三成所有的佐和山城,後來為去除石田三成之政治風格而準備構築彥根城,但在1602年就因戰事所受之傷而逝世。

▲於JR彥根車站(彦根駅)西口眺望彥根城天守閣夜景,稍晚在彥根住宿。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