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收集用於創建這張每週圖片的光經過了 2.5 億年的旅程才到達望遠鏡。這道光的來源是螺旋星系 UGC 11397,位於天琴座的範圍內。乍看之下,UGC 11397 就像是一個普通的螺旋星系——擁有兩條優雅的螺旋臂,由星光點亮,並夾雜著塊狀暗塵雲,勾勒出其結構。
▲ 這張影像由 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照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ACS)拍攝,原始大小為 2112 x 1444 px。圖中的目標名為 UGC 11397,位於天琴座(Lyra)。一個傾斜角度觀測到的螺旋星系,整體呈橢圓形。兩條螺旋臂自中央展開,由細漸寬,最後旋繞並延伸至星系外圍的微弱光暈中。星系盤面中央呈現金黃色,核心明亮,外側則為淡藍色。暗色塵埃條紋與星系中散布的藍色恆星形成區隨螺旋臂分布其間。👉 可縮放高畫質影像(另開新分頁)。
然而,UGC 11397 與典型螺旋星系的不同之處,藏在它的中心。在那裡,潛藏著一顆正在成長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約為太陽的 1 億 7 千 4 百萬倍。當黑洞吸引周圍的氣體、塵埃,甚至整顆恆星時,這些即將墜入黑洞的物質會被加熱,並釋放出壯觀的宇宙光芒。這些被黑洞捕獲的物質會從伽瑪射線到無線電波等各種波段發出輻射,亮度亦可能毫無預兆地增強或減弱。然而,在某些星系中,例如 UGC 11397,厚重的塵埃雲會遮蔽這些在可見光下難以觀察的高能活動。
儘管如此,UGC 11397 中那顆活躍增長的黑洞,還是透過其明亮的 X 射線輻射顯現出來——這是一種能夠穿透環繞塵埃的高能光線。因此,天文學家將其歸類為「第二型西佛星系」(Type 2 Seyfert galaxy),也就是中心區域被甜甜圈狀的氣體與塵埃遮蔽,僅能在可見光以外波段觀測其活躍核心的活躍星系。
透過哈伯的觀測,研究人員將針對數百個類似 UGC 11397、內部擁有正在增長的超大質量黑洞的星系進行研究。這些觀測將協助天文學家測量鄰近星系的黑洞質量、理解早期宇宙中黑洞如何成長,甚至探索在星系核心那極端環境中恆星的形成過程。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 ESA/Hubble & NASA, M. J. Koss, A. J. Barth
- Centre of activity(ESA/Hubble)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