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研究這張影像時,我們究竟在觀察什麼?是一個距地球 195 億光年之遙的星系?還是一個相對較近、距離僅 27 億光年的明亮紅星系?或者是另一個似乎非常接近第二個星系的第三個星系?答案,可能令人感到困惑,是我們正在觀察這三個星系的光。更準確地說,我們看到的是來自這些星系的光,儘管從地球的角度來看,最遙遠的星系位於最靠近的星系正後方。事實上,正是這種特殊的排列,造就了影像中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
▲ 這張影像由 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ide Field Camera 3,WFC3)拍攝,原始大小為 881 x 970 px。圖中的目標名為 HerS J020941.1+001557,位於鯨魚座(Cetus)。一片充滿遙遠星系的星空背景,深邃黑暗的背景上散布著無數星系,其中大多數星系看起來非常微小,僅有少數幾個較大的星系和一些細節清晰的恆星。在影像的正中央,有一個橢圓星系,擁有明亮的核心和寬廣的盤面。核心周圍環繞著一條紅色扭曲的光環,光環在一側稍厚。一個小型星系以亮點形式穿過光環。👉 可縮放高畫質影像(另開新分頁)。
影像中央明亮的光點,是距離較近的星系之一,名稱為 SDSS J020941.27+001558.4。這種名稱雖然冗長,卻十分具體,提供了該星系在天空中的精確位置。上方另一個明亮的光點,似乎與一條彎曲的弦月狀光帶交叉,則是第二個較近的星系 SDSS J020941.23+001600.7。最後,那條彎曲的弦月狀光帶,實際上是來自極為遙遠星系的「引力透鏡光」,該星系的名稱為 HerS J020941.1+001557。這條光帶也成為一種有趣現象的典範,即「愛因斯坦環」。
什麼是愛因斯坦環?愛因斯坦環的形成,是因為來自遙遠天體的光,經過一個具有巨大質量的中間天體(即「透鏡天體」)時,被彎曲(或「透鏡化」)。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宇宙本身的結構——時空——會因質量而彎曲,光在穿越彎曲時空時也會隨之偏折。這種效應在日常生活中過於微弱,難以觀測,但在天文尺度上,有時會非常明顯。例如,當遙遠星系發出的光繞過另一個星系或星系團時,就會產生這種現象。如果透鏡天體與背景天體的排列剛好達到精準的角度,會形成典型的「愛因斯坦環」形狀,呈現出一個完整或部分光圈,環繞透鏡天體。
這張影像中的部分愛因斯坦環特別有趣,因為它是透過一個名為 SPACE WARPS 的公民科學計畫被發現的。這意味著是普通民眾的參與,促成了該天體的發現!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 ESA/Hubble & NASA, H. Nayyeri, L. Marchetti, J. Lowenthal
- So near, or so far?(ESA/Hubble)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