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1大溪神社〈及全台唯一日治相撲亭〉 ﹝桃園大溪﹞

2017/10/10 2,257 1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桃園

大溪中正公園過去也常造訪,但近年變化頗大,前次來訪時第一次參觀【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壹號館】。大溪木藝生態博物館,是將整個大溪定位為「無圍牆的博物館」,讓民眾走入大溪就像走進一座博物館。由於此館為計畫中第一棟修繕開放的空間,故被稱為「壹號館」。桃園市政府後來又在大溪橋頭畔興建【透明景觀電梯】,並於2017年農曆除夕剪綵啟用,這座【透明景觀電梯】搭建後,還不曾來搭乘。大溪【透明景觀電梯】16公尺高,可從一樓搭到六樓,串連大溪橋到中正公園崖線步道,方便市民、老人、小孩及身障朋友搭乘,還能俯瞰大漢溪。今年大溪中正公園又新建了【相撲亭】,並於2017年9月17日啟用,這座【相撲亭】所在地為全台僅存日治時期的相撲場架構,也是全國第一座戶外相撲亭,外觀參考桃園虎頭山忠烈祠的「手水舍」作為藍圖設計,柱、樑等主要結構均為檜木材質,散發著濃濃的檜木香。由於最近整理了一些日治時期台灣神社遺址照片資料,查詢資料才發現原來大溪公園也曾是日治時代大溪神社的所在地,以往走訪中正公園已有數十載,這裡並不曾見過特別標示神社的相關資訊,所以也沒有特別注意到。其實這幾年感覺大溪中正公園一直有整建工程,原來這幾年大溪神社的舊址,已變成一座三層樓高的「超然亭」,「超然亭」前並重新建造了一段參拜道,參道左右側各設五座石燈籠,重現了當年神社的情景。以往除了大溪老街,武德殿等著名古蹟景點外,來到這裡也一定會看看武德殿附近的【大嵙崁】的百年歷史土地調查局圖根點及摸摸中正公園超然亭旁的【大嵙崁北】大正一年土木局基石,既然有大溪神社的招喚及相撲亭的吸引,當然又要專程來走一趟及看看基石了。

大溪中正公園建立於日治時期大正元年(1912年),歷史悠久、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公園之一。中正公園內的公園咖啡在幾年前被拆除後,原本在後方的【大溪神社】才得以重見天日,【大溪神社】建於民國21年,比桃園神社、中壢神社還早,乃紀念昭和天皇於15年前即位,當時由大溪郡營繕課長中田正明主持。拜殿、本殿屬於神明道的格式,台灣光復後,要去日本化,神社就被拆除,僅剩基座跟部分石燈、石獅。大溪神社奉祀「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日本神話的開國3神祇。戰後神社拆除,神龕被地方社頭搶救下來,每年遶境也會一同參加。神社被拆除後,基座被蓋成「超然亭」,後來公園咖啡興建,從公園正面觀看,神社遺址幾乎被公園咖啡擋住,難怪難以讓人注意、也不太會經過此處。就如同文史工作者所言:「不管被殖民或是統治,其實這都是大溪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希望古蹟能夠保存下來,讓子孫知道,原來這裡曾經有神社。」。此行也順便重遊了大溪神社附近的大溪公會堂(蔣介石的行館)及象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武德殿,欣喜地發現武德殿及附屬建物已重新整理並開放展覽,還有已登錄歷史建築的大溪警察局宿舍群之一【四連棟】也整建好、同時也開放展覽了。本來只想計畫來走一下主要目標【大溪神社】就好,最後卻差點時間不夠用...呵呵。


▲大溪中正公園曾是日治時期大溪神社的所在地 。

▲全台唯一日治相撲亭重現大溪中正公園 。

▲大溪中正公園俯瞰大漢溪夕陽景致 。

▲公園內的「復興亭」是日治時代「忠魂碑」的遺址,其基礎尚在,但舊址已蓋了一座中國式的圓形涼亭。

▲日治時代「忠魂碑」遺址、已蓋了一座中國式的圓形涼亭「復興亭」。

▲大溪中正公園戶外相撲亭外觀參考桃園虎頭山忠烈祠的「手水舍」作為藍圖設計。

市府觀光旅遊局於今年四月封閉中正公園圓形廣場,斥資五百萬元重建相撲亭,將場地中央堆高成一個圓形土俵,與周邊四個看台結合,並以現有的樹木遮蔭,整體形成一個同心圓空間,重現舊時戶外相撲場的競技場景,未來在相撲練習、比賽的空檔,原址仍可作為表演舞台,讓偌大場地能更多元使用。新建相撲亭外觀參考桃園虎頭山公園忠烈祠內的「手水舍」為藍圖設計,柱、樑等主要結構均採用檜木,現場有濃濃的檜木香氣,並請大溪的專業木工老師指導,木料接合以榫接方式施作,相撲亭外觀不會看到任何鋼釘施工痕跡,木作完成後於屋頂包覆銅瓦,讓唐式風格的相撲亭襯托大溪老街風光。

大溪中正公園新建「相撲亭」所在地為全台僅存日治時期的相撲場架構,也是全國第一座戶外相撲亭,外觀參考桃園虎頭山忠烈祠的「手水舍」作為藍圖設計,柱、樑等主要結構均為檜木材質,散發著濃濃的檜木香。「手水舍」是屬於神社的設施之一,在寺廟的參道或社殿旁,設有淨手池讓參拜者洗手和漱口的處所,又稱「水盤舍」、「淨手亭」。大部分的手水舍是沒有牆壁的亭子,以四根柱子支撐屋頂且向上微傾,產生「助鋤」作用,使亭子較穩固,增加天然災害來襲時的抵抗力。桃園忠烈祠內神社的手水舍,亭內置一手水缽,為混凝土製,表面磨石子,並配置木製舀水瓢,屋頂為「切妻造」(兩坡懸山頂式),銅瓦栩葺,兩側有精雕的懸魚及銅皮鬼板,表現日本木匠的優秀工藝水準,在額枋與桁木之間安裝成列的「直櫺木」為其特色。

▲全台唯一日治相撲亭。

▲大溪中正公園的這座相撲場,日治時期就設在當時神社旁高地,建置了圓形的相撲場,周圍有四層座位,層層下凹,早期公學校學童在此地比試相撲,是大溪街的盛事,也是老一輩大溪人的共同記憶。

▲這座相撲亭由大金(DAIKIN)工業株式會社、和泰興業公司捐贈建置,其旗下大金空調就是以可愛的相撲寶寶為吉祥物。

▲相撲亭舊址說明牌。

▲這座相撲亭所在地為全台僅存日治時期的相撲場架構,也是全國第一座戶外相撲亭。

▲大溪神社說明牌。

▲大溪神社的舊址,已變成一座三層樓高的「超然亭」,超然亭的基礎正是昔日神社正殿的遺跡。

▲昭和七年即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大溪神社落成。兩尊石獅子至今外表略有磨損,但大致保存完整。

▲石材經歷七十幾載風霜,外觀滄桑而古樸。

▲超然亭的入口左右側各有一座石獅子,屬於昔日神社所有,上頭刻有「大溪 加藤仁作」、「奉納」、「昭和七年十月」等字跡。

▲這對石獅子是由當時大溪郡的加藤仁作所奉獻的。


▲超然亭為民國五十四年所建、也有五十幾年的歷史了。

▲大溪神社主體建築已改為樓高三層的「超然亭」,從此制高點即可俯瞰大漢溪美景。

▲「超然亭」前所重塑的參拜道。

▲超然亭還有擺放一排應該是石燈籠的殘跡,石頭上的模糊刻字,有些仍可辨識,如「昭和七年..」、「昭和八年..」、 「奉獻..」等字,但有的石碑已被塗改。


▲原來的大正一年土木局基石該不會被毀損了吧,四周找不到、不知是否暫時被這些堆棄物所掩蓋?若真遺失的話,大溪鎮公所就有點監督不周了,畢竟這基石也有105年的歷史了。


▲大溪鎮公所在超然亭前,重新建造了一段參拜道,參道左右側各設五座石燈籠,重現當年神社的情景。

▲新穎的石燈籠,並無石獅歷經過歲月錘鍊所蘊釀出來的魅力,但有塑造了一點神社氣氛、也添增了公園新景。

▲超然亭全貌。

▲銜接大溪橋及中正公園的透明景觀電梯。

▲大溪神社位置圖。

▲大溪橋頭準備搭透明景觀電梯回中正公園。

大溪中正公園位於大溪區西側處,大溪老街附近,是一個充滿歷史風味的老公園。原名崁津公園,建於西元1909年日據時代,為日治時期的台灣十二勝之一。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