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人故事館」前身為舊宜蘭縣議會,主體建築落成於 1959 年,同年 1 月 30 日議會遷入辦公,後因空間不夠使用分別於 1975 及 1985 年間整修成現貌,2001 年 8 月 17 […]
過去與現在,讓我們歷史悠遊!
位在宜蘭市的「中山公園」也稱為「宜蘭公園」,此公園為早期宜蘭市唯一的休閒場所,公園內有獻馘碑、忠靈塔、舊日軍通信中心等多個日治時期就有的古蹟遺址與紀念碑,還有多處綠蔭可以乘涼,設施有涼亭、噴水 […]
樂信瓦旦紀念公園位在市道118號(羅馬公路)終點前一百公尺處,即桃園市復興區羅浮地區,該公園是為了紀念白色恐怖時代泰雅族政治受難者樂信·瓦旦(泰雅語:Losing Watan;漢語:林瑞昌;日語: […]
鹿窟事件紀念公園位在新北市石碇區光明里(北33線旁),為了紀念在 1952 年 12 月 29 日發生的「鹿窟基地案(又稱鹿窟事件)」,此事件發生地點為中華民國臺灣省臺北縣石碇鄉鹿窟村(今新 […]
拍攝桃園楊梅埔心街頭最棒的位置就是瑞埔陸橋,從 🏫 瑞埔國小大門旁有旋轉樓梯可以爬上天橋。這篇主要展示 2003 年與 2019 年這 16 年來埔心街道的變化,招牌、車輛 🚗 都有顯著的 […]
這次台中火車站前站一日遊由我親自規畫 📝,本來預計邀請三位同學來此趟行程,很可惜其中兩位都因為一些因素沒來,不過只要還有兩個人行程都還可進行,由於人數有了變化,我又調整了旅程路徑,當 […]
從早上六點多從埔心車站上車後,經過區間快 🚆 跳站式的南下 🛤,約 1 小時 40 多分鐘抵達台中火車站,速度真的非常快!原本以為這班車次很早人應該不會很多,結果我錯了!差點沒位子,埔心 […]
西門町(英語:Ximending,日語:西門町/せいもんちょう),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東北方,為台北市西區最重要且國際化程度最高的消費商圈,以年輕族群為主要的消費對象,並吸引了許多國際觀光客以自 […]
鹿陶洋江家聚落於臺南市文化資產中列為《聚落建築群》類,種類:單姓客家傳統聚落,古蹟公告日期:2009年7月16日。去年暑假在週遭爬山時曾幾度經過此處,但因時間不足、只能匆匆而過,倒是有去爬了後面的鹿陶 […]
2005年7月30日台7線巴陵大橋正式開通,巴陵橋從公路橋轉型成人行橋,成了觀光景點,過去車子要直接開過巴陵一號隧道、巴陵橋和巴陵二號隧道才能跨越大漢溪到巴陵。我們在2004年1月25日 […]
台灣高鐵於2007年開通,有經過苗栗頭份,2004年9月5日我們在附近丘陵上拍攝到了一小段的施工畫面。 ▲大概的拍攝區域與段落。 ▲丘陵高點。 ▲可以看到高鐵高架橋樑已經成形,上面有機具 […]
台72線(後汶快速公路)是苗栗重要的快速道路,因為2004年6月20日到出磺坑爬山,因此拍攝到了台72線出磺坑的施工情形,真的是非常珍貴的影像記錄。 ▲從一個角度拍攝到台72線的支撐柱,上面還沒有路 […]
桃73線是從埔心到龍潭的聯絡道路,我在這次在早期的數位相片搜尋到了六張相關的照片,就在這篇文章一起放出來,基本上大部分店家都已經關掉或搬移了,畢竟這些照片都已經是14年前的了,變化相當大。前幾 […]
今年寒假有多餘時間可以探索一下十幾年前的世界啦!家裡最早引進數位相機是2003年3月份,從這個時間開始,開始有數位相片的檔案可以直接取用,當時是用燒錄到CD的方式儲存下來,然後多張CD放 […]
在現在的台中豐原「南陽國小」及「大街尾福德祠」還可找到「豐原神社」的部分遺跡,在「大街尾福德祠」可找到一對石狛犬及兩對石燈籠,而在南陽國小校門口可見石燈籠的基座及疑似鳥居的龜腹殘跡,南陽國小是 […]
早年爬山常經過竹35線鄉道,而位在竹35縣鄉道旁的豐鄉國小,校園後山有一座騎龍山,也曾在2005年4月5日造訪。這些年似乎每次來都有一些變化,早年經過時當然只是荒廢的校園,其後整建為大山背人文 […]
於林內公園爬了龍過脈森林步道的南林內山及探訪了林內神社遺址後,轉往較熱鬧的斗六市區尋找晚餐地點,就在路途瞥見一個巷口有【石榴車站】指標,映入眼簾的第一個想法是,嗯~很特別的站名,接 […]
於南投竹山爬兩座山之後,決定再繼續南下至雲林林內鄉的林內公園摸黑加菜,走走有建設的龍過脈森林步道,加摸一座南林內山(標高166公尺,土地調查局圖根點),至於林內山(標高233公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