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伯太空望遠鏡在此次的圖片中展現了豐富的細節。畫面中散佈著眾多恆星,其中許多看起來特別明亮且龐大,這是因為它們位於我們銀河系內,相對較近。此外,這些恆星的光芒呈現出哈伯光學系統產生的特徵性衍射條紋。而在更遙遠的地方——大約 2.4 億光年之外,位於南天的望遠鏡座——則是螺旋星系 IC 4709。它盤旋的星系盤內填滿了恆星與塵埃帶,清晰可見,周圍的微弱光暈也被優美地捕捉。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可能是它緻密的核心:這是一個活躍星系核(AGN)。
▲ 這張影像由 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先進巡天照相機(Advanced Camera for Surveys,ACS)拍攝,原始大小為 3212 x 1955 px。圖中的目標名為 IC 4709,位於望遠鏡座(Telescopium)。一個螺旋星系位於畫面中央偏右位置。它的核心明亮發光,星系盤環繞其中,盤內充滿盤旋狀的暗塵帶,外圍則有微弱的光暈。背景為黑色,散布著一些遙遠的小星系與前景中的恆星。在左側,有六顆特別巨大且明亮的恆星,每顆恆星周圍都有兩組相對的光芒尖刺。 可縮放高畫質影像(另開新分頁)。
如果 IC 4709 的核心僅僅由恆星構成,那麼它的亮度遠不及現在這般耀眼。實際上,它蘊藏著一顆質量達太陽 6,500 萬倍的超大質量黑洞。一片氣體盤旋並最終落入這個黑洞,在旋轉過程中,氣體相互碰撞並加熱,溫度高得足以釋放出大量電磁輻射,涵蓋從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甚至更高能的 X 射線。在這張影像中,IC 4709 的活躍星系核被一條暗塵帶遮蔽,可隱約見於星系核心位置,使得來自核心的可見光輻射被阻擋。然而,哈伯卓越的解析力讓天文學家得以深入觀察這個相對小型的 AGN 與宿主星系之間的交互作用。這對於研究比 IC 4709 更遙遠的星系至關重要,因為在那樣的距離下,解析如此精細的細節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張影像整合了來自兩項哈伯調查的數據,這些調查針對的是由 Swift X-ray/UV Telescope 所識別的鄰近 AGN。與上週的影像相同,其將繼續收集這些星系的新數據。透過 X 射線望遠鏡,可以直接觀察到 IC 4709 的活躍星系核發出的 X 射線如何穿透遮蔽的塵埃。此外,歐洲太空總署(ESA)的「歐幾里得太空望遠鏡」(Euclid)——目前正以光學與紅外線波段探測暗宇宙——也將觀測 IC 4709 以及其他鄰近的活躍星系核。跨越電磁波譜的多種太空望遠鏡相輔相成,是全面理解黑洞及其對宿主星系影響的關鍵。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 ESA/Hubble & NASA, M. Koss, A, Barth
- Power across the spectrum(ESA/Hubble)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