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哈伯「每週影像」呈現了一幅璀璨的畫面——螺旋星系 NGC 5248,它位於牧夫座,距離地球約 4,200 萬光年。這個星系也被稱為 Caldwell 45,被列入一個視覺上有趣的天體目錄,這些天體已知但並不像更著名的梅西耶天體那樣被業餘天文學家普遍觀測到。
▲ 這張影像由 NASA/ESA 哈伯太空望遠鏡的第三代廣域照相機(Wide Field Camera 3,WFC3)拍攝,原始大小為 3781 x 4119 px。圖中的目標名為 NGC 5248,位於牧夫座(Bootes)。這是一幅近距離、正面朝向的螺旋星系影像。星系擁有兩條寬大的螺旋臂,從明亮的核心區域向外延伸,幾乎觸及影像的邊角。螺旋臂上點綴著明亮的粉紅色發光區域,這些都是恆星形成區,其中新生恆星正持續誕生。此外,星系內還可見到許多深紅色的暗塵帶,這些塵埃遮擋了部分光線,蜿蜒分布於橢圓形的星系盤面上,使其呈現出雲霧狀的質感,並散布著無數星點。在星系背後,黑暗的宇宙背景隱約可見。 可縮放高畫質影像(另開新分頁)。
NGC 5248 屬於典型的「宏觀螺旋星系(grand design spiral galaxy)」,其明顯的螺旋臂從核心區域向外延伸,貫穿整個星系盤面。此外,它的中心還存在一道微弱的棒狀結構,位於螺旋臂的內端之間——儘管在這張哈伯的可見光影像中不太顯眼。像這樣的結構會破壞星系的旋轉對稱性,對內部物質的運動及星系的長期演化產生深遠影響。這類棒狀結構能夠引導來自星系外圍的氣體進入內部的恆星誕生區域,甚至將氣體輸送至中央超大質量黑洞,可能進一步觸發活躍星系核(AGN)的形成。
這些氣體流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 NGC 5248,使其擁有許多明亮的「爆發性恆星形成區(starburst regions)」,分布在整個星系盤面,並由大量年輕恆星所主導。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該星系的核心區域擁有兩個極為活躍的環狀星暴區(nuclear rings),其中充滿了年輕的恆星族群。通常來說,核環會阻止氣體進一步流向星系核心,而 NGC 5248 竟然擁有兩個環狀結構,顯示其物質與能量流動的規模極為劇烈!由於這些鄰近且明亮的恆星爆發區,NGC 5248 成為了專業與業餘天文學家觀測的重要目標。
✎ 參考資料 · References
- ESA/Hubble & NASA, F. Belfiore, J. Lee and the PHANGS-HST Team
- Starbursts on grand scale(ESA/Hubble)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