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1226大武祠〈大武山神社〉 ﹝屏東泰武、臺東金峰﹞

2017/09/11 3,157 1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屏東

1998年12月攀登台灣百岳之中,與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合稱「五岳」的北大武山。而「大武山神社」(又稱「大武祠」),就坐落於海拔2940公尺的北大武山稜線上,為登北大武山必經之路,也因此有緣造訪不易親臨的「大武山神社」。很可惜的是當年一方面沒有特別去記錄神社,一方面也還是使用傳統相機的時代,因此相片拍的很少,還好是神社引人注目,還是吸引我按下快門,有留下當年「大武祠」的幾張神社重點照片。剛好最近有整理一些台灣各地神社的照片資料,想起曾經有緣造訪的玉山西峰的山神廟(西山祠、西山神社)及北大武山的大武祠(大武山神社),就趁還有動力時,先翻拍整理北大武山的大武祠(大武山神社)。

北大武山及大武祠位於屏東線泰武鄉與台東線金峰鄉的交界處,但因為攀登北大武山,大多從屏東縣泰武鄉入山,故將大武山祠歸入屏東縣所屬,而日治時期曾於台東縣大武鄉大武村建有大武社。

大武山神社遺跡分為上下兩層,下層是戰歿者的忠魂碑,上層是象徵神社的木製鳥居及神龕,木製的鳥居至今大致良好,而神龕因為是水泥製也受損不大,而在鳥居旁的「大武山祠來由碑」,所記載的碑文因為水泥剝落而無法看清,但根據昭和十八年(西元1943年)十二月所出版的《臺灣山岳第13號》所記述的「大武山祠來由碑」之碑文內容,可得知大武山祠是做為皇紀二千六百年之記念事業,並加強高砂族之敬神崇祖觀念而建的。

▲大武山忠靈塔(高砂義勇隊顯彰碑)。

▲大武山祠本殿(後方為北大武山)。

日治時期於今台東縣金峰鄉及屏東縣泰武鄉兩縣交界的北大武山高度2940公尺處建有大武山祠。昭和17(1942)年4月23日鎮座,至於祭神則有多種記載,昭和16(1941)年1月出版的《臺灣山岳彙報 第十三卷第二期》提到大武山祠將合祀台灣神社、潮州神社之祭神,並加祀大山祇命(又稱大山積神、和多志大神,同時為山及海的守護神),不過昭和17(1942)年6月出版的《臺灣山岳彙報 第十四卷六號》以及昭和18(1943)年12月出版的《臺灣山岳第13號》均只提到合祀台灣神社及東港神社之祭神,若以鎮座完成後的記載為準,則祭神應該為天照大神(從東港神社勸請而來的,而此時台灣神社尚未增祀天照大神)、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但並無大山祇命。

▲大武山忠靈塔「高砂義勇隊顯彰碑」。

高聳的紀念戰歿者的忠魂碑,目前已斷成數截而躺臥於左側,僅存基座及碑文,詳加記載著高砂義勇軍的英烈事蹟以供後人憑弔。而此大武神社所在大武山,是南部原住民的聖山,亦是排灣、魯凱等台灣原住民祖靈歸宿之地,所以原住民成年禮的學員都會來到此地宣誓、授印,接受長老的祝福,與天地同飲成年酒,整個成年禮儀式都會在大武山英烈與祖靈、山神的面前完成。

▲大武祠的鳥居及本殿全景。

大武祠是日治時期所興建的神社遺址,目前僅遺留下鳥居、參道及水泥神龕等結構,依稀可見當時神社的規模;穿越了鳥居,就代表了進入當時神社的範圍。大武祠於昭和6年(1931)12月24日鎮座,每年的10月28日是例祭日。相傳,當時日人預計將神社興建於北大武山頂,受到當地視北大武山為聖山的排灣族人強烈反對,但日人執意興建,卻屢次遭受雷擊,最後才將神社遷往現址。

▲大武祠前眺還在遠處、巍峨高聳的北大武山。

北大武山山形巍峨高聳,但山脊瘦峽,東西兩側峭壁絕立,猶如被切削的斷崖,由北向南望,狀如尖銳的錐形山體。

▲北大武山雲海。

▲南眺望北大武山與大武祠之間的稜線(來時路)。

▲眺望南大武山。

▲北大武山:標高3092公尺,一等三角點。

北大武山(排灣語:kavulungan)位處於台灣的屏東縣與臺東縣交界,標高3092公尺,一般人習稱「大武山」,為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也是南台灣屏東地區唯一超過三千公尺的高山,故有「南台灣屏障」之稱在。在文化上,長久以來倚居在北大武山的排灣族的傳統觀念中,北大武山是排灣族的聖山,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排灣的傳統詩歌中出現,因此北大武山更成為排灣族智慧與文化的象徵。另外,北大武山不但名列在台灣百岳之中,同時也是台灣五嶽之一:北大武山與玉山、雪山、南湖大山、秀姑巒山合稱「五岳」,為台灣最具代表性的五座高山,氣勢磅礡,雄霸一方,在排灣文化陶冶下,源遠流長。

▲北大武山山頂及一等三角點基石。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