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8大葉山欖花叢間的可愛【綠繡眼】 ﹝台中清水﹞

2017/11/20 1,093 0 生態悠遊 , 台灣 , 台中

在北部淒風苦雨的日子,能在中部享受燦爛陽光,是一種幸福,在無意之間欣賞大葉山欖開花,還能遇見一群可愛的綠繡眼,也是一種幸運。以前隨緣拍到綠攝繡眼,通常都是在欣賞櫻花或黃金風鈴木等樹木盛放花朵的時候,這還是第一次在大葉山欖花開之際,瞥見綠繡眼跳躍穿梭其間。不過要在常綠大喬木大葉山欖的濃密寬大葉子之間,抓取活潑好動的綠繡眼瞬間影像,著實不容易,而且是在匆匆短暫停留之際。還好事後檢視相片,大多數都能拍攝成功,令人感到幸運、幸福,也是美麗的山旅意外驚喜。

大葉山欖:

山欖科(Sapotaceae)膠木屬(Palaquium),別名:臺灣膠木、驫古公樹、杆仔、山檬果。原產地:臺灣北部及南部森林、蘭嶼,分布:產臺灣北部及南端海岸與蘭嶼。常綠大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細裂縫或細溝裂,或略細小龜裂,皮孔灰褐色;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粗壯,富含乳汁,暗褐色,被紅褐柔毛,葉痕顯著。葉互生叢生於小枝先端,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 10~15 公分,寬 4.5~7.5 公分,先端圓或稍凹,基部鈍,厚革質,全緣且邊緣向後反捲,表裏兩面皆光滑無毛,表面暗綠色,背面淡綠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約有 7~9 對,幼葉兩面通常被紅褐色絨毛;葉柄長 2 公分。花單生或 3~6 枚簇生於葉腋,中形,白色或淡黃色,開放時微帶有香味,長約 1~1.5 公分,徑約 1 公分;花柄略長,長約 1~1.5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肉質,6 裂,排成 2 裂,外輪具有褐色毛茸,鑷合狀排列,先端鈍;內輪平滑,裂片呈覆瓦狀排列,扁圓形,僅具緣毛;花冠深 6 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 1~1.3 公分,寬 0.2~0.4 公分,先端鈍而有尖突,略有毛茸;能育雄蕊 12~15,僅排成 1 列,基部與花冠筒基部相連;子房橢圓形,6 室,每室有胚珠 1 枚,花柱單一,長度常超出花外。

大葉山欖為本地原生樹種,膠木屬植物常綠性大喬木,株高可達 20 公尺。其樹性極為強健,耐鹽、抗旱、抗風、耐濕,為一種對臺灣氣候頗能適應的樹種,加上其栽植、移植均甚易,故許多海濱工業區多有採用,樹姿顯得美麗獨特,挺秀明潔,適於觀賞,其枝條斜向伸展,亦頗具層次感,實為原生樹種中利用價值極高之品種。膠木屬植物的葉片多簇生於枝條頂端(末端),且往往具有「葉痕」;大葉山欖除了具備這二個特徵外,在小枝條或新生枝條上,還被有褐色的細毛。

綠繡眼:

繡眼科 Zosteropidae繡眼屬,學名:Zosterops japonicus,普遍留鳥,雌雄鳥同色,群聚性為小群、中群。別名: 暗綠繡眼、青笛仔(台語);古又名:鶯、黃鳥、繡眼、流鶯、粉眼。生活於平地至中海拔的疏林、田間樹籬及果園中,市區的行道樹及公園都很常見,也會造訪都市陽台的盆栽。活躍於樹木或灌叢的枝葉之間,族群數量極普遍。活躍於樹木或灌叢的枝葉之間,在非繁殖期常以數十隻成群活躍於樹木或灌叢的枝葉之間,在山區時則常與小型畫眉類混群。以花蜜、漿果、水果、樹芽等為食,也會獵取昆蟲及毛蟲。飛行時會發出清脆而急促的「唧以—唧以—」聲,小群在樹端覓食時,會發出慵懶帶轉音的「讀咿—」聲;繁殖期常會在清晨時發出十餘音節的響亮鳴唱,單獨休息時,有時會唱出極富旋律的低吟。


▲大葉山欖樹全景,只有這一張相片沒有綠繡眼身影(也許躲藏在樹叢間,但也太小找不到)。


▲以上每一張照片都有綠繡眼身影(除了大葉山欖全景那一張外),您都有找到了嗎?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