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3武界部落、武界吊橋、新武界山、武界壩~空拍記錄﹝南投仁愛﹞

2021/01/25 1,556 1 景點悠遊 , 空拍視角 , 台灣 , 附環景 , 南投

武界部落(布農語:Buqaiz),海拔約 760 至 820 公尺,是台灣布農族一處部落,位於南投縣仁愛鄉法治村,依照 2019 年調查,定居約 200 餘戶,人口約一千人,東北方約五公里就是曲冰部落。歷史上根據族人流傳下來的說法,是北邊泰雅族於南邊布農族交戰停火議合之處,並以干卓萬山為界雙方互不越界,因而得名武界,但難以考究,因此也有另一說法是源自布農語「Bogai」發音,意思是指翻越某物,舉例來說:翻過一座山或越過一條界線,如今寫作「Vogai」,部落在地標示則拼寫為「Buqaiz」。這裡位處濁水溪中上游處,有名的景點有一線天、鐘乳石壁、武界引水道、武界吊橋、摩摩納爾瀑布與思源吊橋等。

武界吊橋橫跨濁水溪,是莫拉克風災(八八風災)後收取善款振興山地部落建造的九座吊橋之一,限重五百公斤,只允許同時五人通行,2011 年(民國 100 年)元月啟用,位於法治村內武界橋(舊投71線)旁。

新武界山,標高 920 公尺,山頭有森林三角點,以前山頭上曾有耕地,且產業道路直通山頂,路途上有觀賞武界壩的地點。目前因耕地荒廢,產業道路也跟著廢棄,最終導致難以抵達山頂。

另外這裡有重要的水利設施「武界壩」,為台灣一座攔河堰,跨及法治村、萬豐村。武界壩功能為攔截濁水溪主流及其支流萬大溪的溪水,透過引水隧道,將溪水送至日月潭儲蓄、調節,再導入發電廠發電。由於濁水溪輸沙量大,武界壩攔阻很多濁水溪上游的沙石在武界壩以上的河床,因此武界壩淤積嚴重。武界壩是日治時期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之一。

這一帶早期交通不便,在投83線未貫通之前,居民完全仰賴投71線,這條公路常有落石、山崩發生,尤其在921大地震,造成武界的交通中斷,變成與世隔絕的部落,這更加突顯投71線重要性,南投縣政府有感於此況的必要性,於 2006 年將原本投71線改道,採隧道方式做截彎取直,也就是今日的卓社隧道。但往北方向的交通,仍是受阻於山勢,無法與鄰村萬豐連接,故在 2009 年以兩條隧道(新武界隧道、萬豐隧道)貫通,打破只有一條道路能通武界的窘境,隨之帶來車程大幅縮短的便利性,提升當地觀光旅遊人潮。


▲ 位置地圖。

▲ 武界橋(舊投71線)

▲ 武界吊橋,橫跨濁水溪,為觀光吊橋。

▲ 吊橋西端旁有休憩設施。

▲ 武界吊橋是莫拉克風災(八八風災)後收取善款振興山地部落建造的九座吊橋之一。

▲ 限重五百公斤,只允許同時五人通行。

▲ 吊橋橋面。

▲ 吊橋緊鄰武界橋。

▲ 另外一邊到公路的通道。

▲ 武界吊橋東端橋頭。

▲ 新武界山的山勢。

▲往思源吊橋、摩摩納爾瀑布方向拍攝。

▲ 嚴重淤積的武界壩水庫。

▲ 由新武界山上拍向武界部落。

▲ 左:思源吊橋 / 右:武界壩。

▲ 空拍武界部落與濁水溪。

▲ 現在的投71線新武界橋。

▲ 武界林道、武界引水道。

▲ 部落建築物很多,難怪統計有千人左右的人口。

▲ 武界吊橋與武界橋空照。

▲ 影片欣賞《⁴ᴷ 20210123武界部落、武界吊橋、新武界山、武界壩~空拍大景﹝南投仁愛﹞》

PANO_20210123_141050_MNYA
▲ 新武界山空中 360 球形全景照。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