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10風神廟(市定古蹟) ﹝台南中西﹞

2017/07/27 1,151 0 景點悠遊 , 歷史悠遊 , 台灣 , 台南

風神廟是位於臺南市中西區的直轄市定古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也是臺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在其對面有同為直轄市定古蹟的接官亭,可順道一併參觀。

風神廟是在清乾隆四年(1739年),由臺灣道巡道鄂善所建立,就設在臺灣府大西門外面南河港的河道右側、安瀾橋的旁邊。當時的風神廟是一棟四進的建築,其第一進是大門,第二進是官廳,第三進便是風神殿,而第四進是大士殿。是在把原設在赤崁街大井頭的接官亭移到此處後興建,以保佑往來舟楫的行旅安全。在這之後臺灣府知府蔣允焄於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對風神廟進行了第一次的整修,而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時的知府蔣元樞則又再次進行整修。這一次除了對原有建築整修之外,蔣元樞還在廟的東側建置公館以讓來臺的官員暫居,並建設石坊以光大這座進出臺灣的門扉。而在日治時期,由於日本在大正七年(1918年)進行的市區改正計畫,而導致原本廟後所有的殿舍以及旁邊的公館遭到拆毀。後來在大正十三年(1924年)時,當地的士紳集資在原第一進的官廳地點之上重建,將原本供奉在風神殿的神像移到其中供奉,而成今之風神廟。而在那之後仍進行了幾次整修,目前最後一次是在民國八十一年(1992年)時進行。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造成石造鐘樓倒塌,鼓樓結構也有受損,為該次地震中臺南古蹟受創最嚴重者。

現今之風神廟,為面寬僅五開間之三合院格局,其中,正殿寬三開間,附有拜亭,左右廂房各一開間,具備東西兩廡。建築結構皆為硬山屋頂,鋪設紅色板瓦,沒有裝飾瓦當、滴水,屋脊皆為馬背收尾,屋椽盡處有封檐板,可以看出濃厚閩南建築風格。廟宇主祀風神,在其左側神龕原先陪祀知府蔣元樞,然而如今神像已經失竊;右側神龕陪祀佛祖。此外,在廟裡面,還有祭祀著雷公與電母。門上屋樑懸掛著「和以被物」匾,是在日治時期由信徒捐贈的文物。(資料取自維基百科)

▲風神廟位置圖。

▲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造成石造鐘樓倒塌,鼓樓結構也有受損。

▲2016年2月6日的高雄美濃地震,造成石造鐘樓倒塌,鼓樓結構也有受損,

▲風神廟。

▲風神廟旁有西羅殿。

▲風神廟全貌。

▲近觀風神廟。

▲近觀風神廟。

▲風神廟是全臺灣唯一一間主祀風神的廟宇。

▲五行主宰風神爺臨時行館。

▲風神廟回望民權路三段及康樂街岔路口的西羅殿牌坊。

▲風神廟。

▲風神廟倒塌的石柱。

▲風神廟側面外觀。

贊助廣告 ‧ Sponsor advertisements

留言區 / Comments

萌芽論壇